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37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331.
本文从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与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希留不同的学术思想背景出发,分别从速度何以超越物、失神何以超越象征交换死亡、消失何以超越内爆以及超活何以超越超真实等方面,阐述维希留如何可能取代鲍德里亚,揭示维希留的唯物主义的速度政治学内涵,突出他技术思维批判的技术批判思想,高扬他的速度的高级牧师的重要身份,最终回答了21世纪为何是维希留的时代,而不是鲍德里亚的时代。  相似文献   
332.
庄子无待无累精神境界是一种至高的审美状态,它贯穿于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形成独特的气韵。把握这种状态,对当代美学的建构意义重大。以往论著有关无待无累精神境界的阐释,大多是从坐志、心斋、体道、齐物、消遥、自然、无为游等角度论述。笔者认为,要理解庄子无待无累的精神境界,抓住庄子的无情和以物观物是关键。  相似文献   
333.
334.
观察气流冲击法配合吸痰术对于行机械通气(MV)患者吸痰的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将59例行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放式口鼻咽部吸痰,实验组在常规吸痰的基础上采用简易呼吸器气流冲击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痰呜音、日吸痰次数,连续两次吸痰时间间隔、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住IC...  相似文献   
335.
一炉残香     
在我的书柜里,放着一个小的香炉,炉内已积满了香灰,细腻而均匀,那是一段段或喜或忧的岁月,如今,已沉聚为一炉残香——现在,也经常生起袅袅的轻烟,在室内柔柔的飘散。虽然燃香的喜好是缘于笃信佛教的父亲,但我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供奉佛菩萨,或祈求什么愿望。我喜欢读书,尤其读古人的书;也喜欢沉思,将世间的纷繁放下,秋风落叶乱为堆,任它着地自成灰。在古人,  相似文献   
336.
易学是成玄英<庄子疏>诠解<庄子>的重要文化因子.他不仅援引<易>文,而且熟悉汉易与王弼易.基于道教重玄学的宗教立场,他还对八卦方位进行了暗用.发掘<庄子疏>的易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337.
文睿 《宗教学研究》2000,(1):107-111
从初唐到盛唐.重玄趣味经历了从纯概念性思辨向修仙之学的复归,这在道教美学上则体现为一个从建构审美理想到关注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的转交过程。李荣是这一进程中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试图从他的渐修观、道体论、体道论几个方面整理其思想,并为重玄荚学的演进脉络安置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38.
意向相关项概念是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并因此也是其现象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意向相关项是一个抽象的内涵实存物,是把弗雷格的意义概念从语言表达领域向意识行为的所有领域的一种推广。它由两个部分构成,即意向相关项的意义和论题特征。每一个行为都有一个意向相关项,但意向相关项不是行为的对象,而是行为指向对象的中介。意向相关项不是通过我们的感官而被知觉到的,而是通过现象学反思获得的。  相似文献   
339.
<物不迁论>之主旨非言物性,乃言动静关系,物不迁义含俗谛义、真谛义双重论旨.以俗谛义解之,物不迁义乃以俗谛破俗谛,重在破执;以真谛义解之,则有"立"之意义,立万法假有性空、动静皆空义,契合般若空观.此二义前者为明为显,文之所重;后者为暗为隐,隐而未发.以此双重论旨解之,则对物不迁义之聚讼纷争及澄观、镇澄所提诘难皆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40.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修道者摒却枯燥的说教、排除知性的侵扰、剔除刻意的思辩,以一种澄淡清澈的审美态度去审视自然、逍遥恣游,借山林泉石、雾霭烟岚以游仙或契道、悟道的诗歌.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其字里行间凸显出一缕道家道教的清虚意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