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犹太裔作家以撒·辛格曾说:"世界有这么多的苦难,唯一的补偿是:生活中小小的欢乐、小小的悬念。"细细数来,生活中值得开心的事真的不多,可烦恼、忧心的事情却总能碰到;生老病死、工作压力、生活负担……有研究发现,孩子每天平均会笑400次,而成人平均每天只笑15次。当我们拥有更多的能力和财富时,快乐去哪儿了呢?  相似文献   
12.
像孔子这样的民族文化导师,不能将他的世界观性质的基本思想解释为某种现代学科领域内的理论观点。他关于“文”的思想就是如此。“文”不止是与“质”相对的范畴,也不止是“内容-形式”系统中的形式。它的涵义要在“文-野之分”的意义上才能得到正确理解。“文”就是人从动物性、野蛮性、粗鄙性中升华提高所达到的文明、文雅和美的存在。这是孔子及其儒家的思想体系被称为“文教”的根源。因此,“礼乐”成为孔儒文教体系的主要方式。这样就决定了其文艺、美学思想“人-文-美”一体共生的性质。首先是人生的美化和艺术化,艺术的审美功能与此紧密相联,所以要求艺术文质彬彬、乐而不淫(过分)、健康和谐。  相似文献   
13.
疼痛恐惧是把将要出现的疼痛刺激视为主要威胁而产生的一种恐惧,它会影响与疼痛相关的感知觉、注意、回避行为以及安慰剂止痛的效果.疼痛恐惧的认知模型主要有活动回避模型、恐惧-回避模型以及内感受性恐惧条件模型.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探究疼痛恐惧的认知机制,完善疼痛恐惧的认知模型并扩展疼痛恐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理痛苦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和灾难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目前对心理痛苦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心理痛苦的界定;心理痛苦的测量方法;心理痛苦客观存在的证据、心理痛苦与生理疼痛的关系、心理痛苦与自杀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趋向多元化、建立消除或缓解心理痛苦的干预机制及对心理痛苦的跨文化研究。关注心理痛苦的研究对个体的生存、适应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疼痛恐惧是影响和维持慢性痛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和被试类型情况下, 疼痛恐惧均主要作用于个体对疼痛相关信息的早期注意加工阶段, 表现为注意警觉模式。该注意模式使个体将注意维持在疼痛上, 从而干扰了对非疼信息的注意能力。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可以改善疼痛体验。未来研究应采用更具生态效度的任务测量疼痛恐惧相关的注意偏向及其神经基础, 进一步考察矫正疼痛恐惧相关注意偏向能否改善慢痛患者的忧郁和功能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疼痛恐惧源于把疼痛等同于伤害的灾难化信念及对疼痛的负性解释, 它在慢性疼痛和能力丧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疼痛恐惧可以通过联合学习和观察学习等方式获得, 并且在具有相似特征的刺激中存在泛化现象。通过教育干预和等级暴露疗法等可以成功消退疼痛恐惧, 在消退过程中要控制安全信息等因素的不良影响。在疼痛恐惧的获得与消退中, 主要有杏仁核, 脑岛和前扣带皮层等脑区参与。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在深入探讨疼痛恐惧形成中的泛化及消退后的恢复、再巩固等现象, 加强其临床上的应用, 并综合心理、生物和认知神经科学, 研究疼痛恐惧的获得、泛化与消退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黎琳  徐光兴 《心理科学》2005,28(6):1523-1526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阐明了国际上对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引起国内临床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师等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佛教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佛,成佛即成为最圆满的人,其最重要的基础首先在于成人。不能成人,何以成佛?佛教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成佛,成佛即成为最圆满的人,其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盆腔疼痛是它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易复发,成为妇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对EMT引起盆腔疼痛的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其诊治也相应得到完善和发展。本文从哲学的角度以认识和实践等观点对EMT引起盆腔疼痛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助于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20.
从早期止痛的意义,早期止痛的依据以及传统止痛现念的成因等三个方面论述急腹症早期止痛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探讨早期止痛的策略.提醒医务人员要更新观念,对急腹症忘者应尽早实施止痛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