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4 引起争议的“基因改造人”实验据英国广播公司 (BBC) 2 0 0 1年 5月 4日报道 ,美国新泽西州圣巴纳巴斯医学中心生殖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 ,在利用一项叫做“卵质转移”的新技术对不育妇女进行治疗时 ,将遗传给下一代的人类基因进行修改 ,“无意”中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婴儿”[1] 。据悉 ,“卵质转移”技术的程序是 :先准备好不孕夫妇的一个卵子和精子 ,以及另一位妇女捐献的一个正常卵子。然后 ,从捐献的卵子中抽出少量细胞质 ,并把细胞质注射入不孕妇女的卵子内且进行受精。这样 ,原本因卵子有缺陷而无法生育的妇女经过这种…  相似文献   
82.
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微观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珠  刘凌 《心理科学》2008,31(1):16-19
本研究采用微观发生设计,对大连市15名婴儿在15个月时用摄像追踪观察至23个月,每周观察一次.目的在于探讨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具体发生时间和个体差异,以及视觉自我认知各指标的发生顺序.结果表明:(1)婴儿视觉自我认知在15~23个月间发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婴儿视觉自我认知一般发生于17.25个月;(3)视觉自我认知并非突然出现,而是从不稳定到稳定的渐进发展过程,在发生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4)视觉自我认知各指标相继发生,镜像自我认知是视觉自我认知最早出现的标志,随后是客体定向能力、照片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83.
李卉  王福兴  范颖平  周宗奎 《心理科学》2012,35(5):1113-1118
随着电视、网络、DVD视频等媒体设备的普及,媒体对婴儿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父母和研究者的关注。电视等媒体与婴儿注意、语言和学习的相关研究是婴儿媒体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婴儿期对电视的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婴儿的语言发展依赖于他们收看的电视节目类型及自身特征;当将视频学习和现实中等价学习进行比较时,非常年幼的儿童从视频中学习得更少。媒体对婴儿发展产生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缺少一个权威性的答案。鉴于这一点,本文从关注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婴儿词汇学习是国际语言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 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以英语婴儿为研究对象。目前国内关于汉语婴儿早期语言发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汉语在词法、句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另外, 成人“言语输入”的语用习惯以及非言语线索都会影响婴儿早期词汇学习, 使得不同语言文化下的婴儿呈现不同的单词学习模式。本项目力图从跨语言视角考察汉语和英语婴儿的早期单词学习(包括单词的理解和产生)以及促进婴儿语言发展的成人言语和非言语输入特征。研究将综合采用实验室实验、半结构化实验室观察和量表测量等研究方法, 利用新的研究技术(如习惯化和IPLP), 从多个角度探索婴儿词汇发展, 以及不同语言文化和个体环境对婴儿早期词汇学习的影响, 揭示词汇获得的跨语言一致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有望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5.
孙洋洋  陈巍 《心理科学》2022,45(5):1099-1105
“似我”指婴儿借助“我他对等”的认识解读他人行为、意图和心理状态,并通过他人间的互动信息推断和调整自身行为。具体表现在:婴儿能够识别出他人的模仿,能够理解他人的感知,以及提取他人的互动信息。将他人视为“似我”,需依赖动作表征、第一人称体验以及理解他人意图的作用。“似我”假说肯定了模仿与把握他人心理状态以及建立社交互动的关系,促使研究者认识到与他人保持“心理视角”的一致对提升儿童共情能力的价值,凸显了心智化课堂对学习效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6.
语音感知的发展状况对个体的语言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生命的第一年中, 在语言经验的作用下, 婴儿的语音感知从最初的普遍性感知逐渐发展为对母语的特异性感知。研究者们提出统计学习机制对这一过程加以解释, 即婴儿对语言环境中语音的频次分布十分敏感, 可以通过对频次分布的计算, 从语音的连续体中区分出在母语中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各个语音范畴。同时, 功能性重组机制和一些社会性线索也会对婴儿语音感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7.
陶冶  徐琴美  Kim Plunkett 《心理学报》2012,44(8):1066-1074
采用跨通道注视偏好范式(IPLP)下的声调错读任务, 探究16个月中英婴儿熟悉词汇表征中普通话声调的音位语义特性(phonological specificity)。结果发现在先正确命名再声调错读的任务顺序下, 中英婴儿均在正确命名时表现出命名效应, 在错读时不能再认目标图片, 表现出错读效应, 说明普通话声调对16个月中英婴儿而言都具备语义特性。  相似文献   
88.
一个婴儿躺在摇篮里熟睡,突然间,娇嫩的脸蛋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所有的人,不论你是身处高位还是饥寒交迫,不论你是才学满腹还是胸无点墨,你一定会忘记所有的一切,跟着婴儿的微笑而开心。  相似文献   
89.
使用追踪设计,以68对母婴为被试,探讨母亲养育质量、陪伴时间影响儿童共情发展的机制。在婴儿期(9、14个月)评估母亲将心比心并调查母亲每周陪伴婴儿的总时间与母亲参与的互动时间;在儿童5岁时,采用“陌生人假装受伤情境”范式测查儿童共情。结果发现:(1)婴儿期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行为共情,而对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的预测则受到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的调节: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陪伴总时间短的儿童的情绪共情与母亲陪伴总时间长的儿童的认知共情;(2)婴儿期母亲不协同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5岁时的认知共情;(3)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能够显著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情绪共情。  相似文献   
90.
幸福     
幸福,字典的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在我看来,幸福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确切的定义。幸福的表现是多样的,幸福的注解是多元的。对于嗷嗷待哺的婴儿来说,吸吮母亲的乳汁就是一种幸福;对于贫困辍学的孩子来说,接受善者的资助是一种幸福;对于莘莘学子来说,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