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党和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方面积累了甚为丰富的经验,其中比较突出的经验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党建引领的治理路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观导引方式,全方位多维度的外部监管机制,“三位一体”的内部治理模式。为了充分发挥慈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在总结和推广以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追求、以推进慈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方向、以新时代慈善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2.
个人偏好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对某些事物(活动)的喜爱或偏爱。个人偏好不仅广泛存在于社会日常生活中,而且存在于人们的道德实践——慈善活动——之中。慈善活动中的个人偏好既具有合理性与积极性,也具有局限性与消极性;需要得到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和根本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提升。  相似文献   
43.
财产权是西方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从西欧中世纪著名基督教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有关财产问题的文本入手,解读他对私有财产和共同权利之间关系的看法。在13世纪西欧商业繁荣、贫富差距日益增大的历史背景下,阿奎那勇敢地捍卫穷人在急需情况下偷盗的合法性,依据正义与平等原则,严格限制私有财产权。以合理的方式使用剩余财富是阿奎那对富人提出的要求。阿奎那希望源自内心友爱情感的慈善行为能够成为改善人与人之间财产关系的开始。这是中世纪思想家在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时同现代思想家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44.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以“仁爱”为中心 ,构筑起包括民本思想、大同思想、义利观在内的慈善思想体系。汉唐时儒家文化中关于慈善的理念得到进一步阐发 ,其内容也更为丰富多彩 ,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慈善伦理的构建和慈善事业的实践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儒家文化中慈善思想的另一重要源头是《礼记》、《周礼》,其中关于古代礼仪的记载成为后世慈善组织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45.
曹曙红 《法音》2004,(12):46-47
11月17日,上海玉佛寺隆重举行觉群楼落成暨觉群文化活动中心揭牌庆典活动,来自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上海市等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及海内外诸山长老、  相似文献   
46.
《佛教文化》2011,(3):84-87
用欢喜感恩化解所有的苦、当作生命的礼物;用智慧慈悲接纳所有的不同,心就更宽广从容。“当我在帮助别人时,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成长”,这是你在“同心”最常听到的话……  相似文献   
47.
本刊讯9月29日上午,学诚副会长在北京龙泉寺会见并宴请了国务院侨办赵昆司长、王萍副司长率领的国庆62周年海外侨胞、港澳同胞观礼嘉宾团一行50人,张琳副秘书长、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等陪同会见。  相似文献   
48.
佛教在历史上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力量之一。当代佛教团体对慈善公益事业更是不遗余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佛教慈善研究因此备受关注。本文把学者相关成果梳理为佛教慈善思想,善书、功过格与慈善观念,寺院经济和古代佛教慈善,台湾佛教与社会福利,当代大陆宗教团体参与慈善事业等五个方面,并指出,基于跨学科的田野调查和综合分析,对佛教慈善组织以及宗教慈善的法律探讨乃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9.
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理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社会功能也就趋向劝善化俗之道,即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相似文献   
50.
江苏省扬州市伊协为积极推进“宗教慈善周”活动,积极筹划部署。2013年9月13日,汪继圣阿匐宣讲了以慈善为主题的卧尔兹,发动广大教胞为江苏省的残疾人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4000多元。慈善周期间,扬州市伊协领导、阿訇和仙鹤寺寺管会成员分别走访了城区各家拉面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