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一净土三经(《无量寿经》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经》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宗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宗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经并称为“净土三经”,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经》或《净土五经》。《净土四经》是指三经之外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土五经》则是四经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相似文献   
142.
黄有东 《现代哲学》2017,(4):115-120
要构建"文化"研究的中国特色话语范式,凸显"文化"研究的中国主体性,就必须对"文化"这个核心概念的中国意义有个明确的理解。考察"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生成路径,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文"的文化意义,"化"的文化意义,"文化"的完整意义。通过对"文化"的词源学考察:"文"从自然形式进于精神道德内容,"化"由自然造化进于精神道德感化,可以清晰地认识"文化"概念在中国的古典意义:它是与"武力""武功"相对,以道德教化、道德感化为中心的文治教化、人文教化、人文化成。  相似文献   
143.
熊文彬 《世界宗教研究》2022,(6):30-35+131-132
西藏阿里札达县皮央村杜康大殿写本中保存有一页元代的重要文书。从文字的格式、用词、语气和语法特点可知,该文书为元代诏书录文,由元代当地人笔录在古代佛经目录末的空白处,其上同时鈴有一方八思巴字墨印。诏文下令僧众严格遵守法律,虔心修习佛法。此诏书录文系元代中央政府治理阿里地区的直接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4.
李伟 《孔子研究》2023,(5):68-74+158
“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45.
北京荣宝斋新近征集到一部西夏文《十王经》,其经前序言和上海梵典宫藏文本高度对应,和明清汉文本则差别较大,经文内容方面,西夏本也和藏文本颇为一致,证明西夏所据的翻译底本是藏文本。比较西夏各本,可知荣宝斋本和此前已知的俄藏两个编号инв.№819、4976,以及河北定州本属不同版本,系全新版本,且俄藏两个编号同为一系,荣宝斋本和定州本同为一系,后两者经文内容较俄藏编号有所简化,当是在俄藏编号基础上简省而来。译自藏文本的西夏本不仅藏式特色明显,也体现出了汉文本的影响,这造就了西夏本的融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夏藏汉文化汇流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46.
阿旺平措 《法音》2012,(6):40-43
一、藏传佛教的外传和影响藏传佛教的外传到清朝又逐渐兴盛。藏传佛教也从开始时只在宫廷内传播,逐渐渗透到民间,并在许多领域凸显出藏传佛教旺盛的生命力。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清统治者对藏传佛教的宠幸,另一方面也有藏传佛教僧人的努力传播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影响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7.
《中国穆斯林》2015,(2):41-I0001
近期,文化部首批对西亚、北非地区文化交流精品项目之一的中国《论语》陈坤阿拉伯文书法展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汇报展览。甘肃省副省长夏红民,省政协副主席黄选平、马文云及文化、民族、书画界代表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48.
朱熹的山林诗包蕴着幽深绵远的自然禅和平易淡泊的生活禅.一方面,山林是探讨朱熹诗禅关系的纽带.另一方面,随着对朱熹心性理论、美学理想和文道观的深入研究,我们对其内心潜藏的禅情结将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9.
翻开历代典籍,有一句话的出镜率相当高: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凶强出头。这句话,关汉卿说过,冯梦龙说过,《增广贤文》里也载过,至今老百姓的嘴边还在念叨。然而,是非的诞生真的是因为多开口吗?我看未必,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多开口也就意味着多抢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延展自己的事业舞台。  相似文献   
150.
辽代五台山文殊信仰,始于辽景宗时期,辽圣宗时期开始兴盛。从景宗之后的皇室子女取名小字“文殊奴”“观音奴”“药师奴”等来看,辽代的五台山文殊信仰来源于唐代的佛教转轮王信仰,其发展高潮是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位于今河北省蔚县的小五台山,是辽代的五台山文殊信仰圣地——东五台山。山中有“金河十寺”及其它寺院。辽代最高统治者常赴东五台山送供、进香、巡礼,东五台山成为辽代华严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