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本文利用眼动技术,采用改进的视觉配对比较范式,探究快乐表情是否及如何改变中国婴儿的面孔种族知觉窄化。实验一发现,中性条件下,6个月婴儿能识别本族和他族面孔,9个月婴儿仅能识别本族面孔;实验二发现,快乐条件下,9个月婴儿熟悉他族面孔后,能识别他族面孔,并且眼动结果表明,快乐条件下婴儿对他族面孔扫描模式不同于中性条件下,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婴儿对他族面孔的识别。结果为婴儿期面孔知觉-社会加工联结假说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2.
愤怒是因愿望落空、目标受挫或边界被犯而产生的负性情绪, 指向他人的愤怒即为人际愤怒。人际愤怒对接收者的影响有争议, 有人认为人际愤怒弊端极大, 有人认为人际愤怒是可资利用的工具。这种分歧可能源于评价指标、参照对象和应用场景的不同, 有必要用元分析系统考察人际愤怒的利与弊。本研究对67篇文献, 总样本量为15462人的185个效应值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人际愤怒会让接收者让步更多、亲社会行为减少、问题解决行为提升, 同时情境不公平感增加, 对愤怒表达者的态度和能力评价均降低, 这些效应受接收者文化背景和相对权力大小的调节。这提示人际愤怒利弊相依, 能改变愤怒接收者的某些行为, 却增加对表达者的消极评价, 应视情景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3.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口部等肌肉动作传递出来的情绪信号。婴儿对面部表情的正确识别是婴儿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情绪认知的发展。婴儿对基本面部表情识别的发展具有非同步性的特点:对正性效价表情的识别早于负性效价表情,2个月大的婴儿能辨别出正性效价表情,4~6个月大时能辨别出不同的负性效价表情;情绪感知能力的发展早于情绪理解能力,7个月大的婴儿已初步具备情绪感知能力,12个月大的婴儿还不能准确区分不同的负性效价表情所表达的情绪意义。婴儿识别表情受到环境和认知因素的双重影响,反映了基本情绪的激活到情绪图式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4.
采用问卷法对5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自尊对大学生宽恕的影响,同时考察共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特质愤怒的调节。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尊与宽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共情在大学生自尊和宽恕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3)特质愤怒在共情和宽恕之间具有调节效应,特质愤怒越高,共情对宽恕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45.
面孔对于人际交往至关重要,它能体现人的性别、年龄、身份、情绪状态等,具有深厚的社会性意义。面孔吸引力是指目标人物的面孔所诱发的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驱使他人产生接近意愿的程度,而面部表情则是情绪在面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6.
恐惧情绪由于其具有威胁性而优先得到有效的加工。其中空间频率作为处理面孔信息的基础成分, 通过不同的神经通路影响恐惧面孔表情的加工。双通路观点认为在皮层下通路上, 低空间频率的恐惧面孔表情存在优先传递性, 高空间频率则主要通过皮层通路对恐惧面孔表情进行精细化加工; 而多通路则能够更加灵活地处理空间频率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明确脑区及其子区域在多条通路上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验证视觉信息是如何影响情绪加工的。  相似文献   
47.
摘 要:为探讨政策执行偏差情境下公众不公正感对公众集群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法对1756名社会公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1)当局可责备性和愤怒情绪中介了公众不公正感对公众集群行为的影响。(2)公众不公正感还通过当局可责备性→愤怒情绪的中介链作用于公众的集群行为。  相似文献   
48.
基于框架效应和共情–助人行为假说,以82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探讨了网络募捐中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并考察了目标框架的调节作用以及共情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目标框架调节了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在积极框架下,消极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积极影响显著高于积极面部表情;而在消极框架下,两种面部表情对捐助者的共情和捐助意愿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研究还发现了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共情在求助者的面部表情对捐助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而目标框架是有中介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49.
网络慈善众筹是从在线社区获得财力捐助的行为。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考察在线社交平台上受益者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捐赠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快乐的面部表情对捐赠金额和分享意愿的影响总体上比悲伤更大;捐赠者–受益者共有的熟人关系比陌生人关系对捐赠金额与分享意愿的影响更大;面部表情与捐赠者–受益者关系对慈善众筹的捐赠金额存在交互作用,但对分享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线社交平台的慈善众筹捐赠行为更偏好有快乐面部表情的受益者,并且更多地受到间接的、社会交换预期微弱的熟人共有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1,24(4):429-431
运用听读理解测验的方法探讨言语表情标记对6~8岁儿童寓言故事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言语表情标记能促进各年龄组儿童对故事的理解,这种促进作用在6、7岁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显著。男、女儿童对有、无言语表情标记的故事的理解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