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5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对感觉记忆在相同范畴视觉搜索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三种字母卡片为刺激物,通过两种靶字母搜索实验,探讨了感觉记忆在相同范畴视觉搜索中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信息都可能利用时的搜索成绩,明显高于限用短时记忆信息时的搜索成绩。这表明,感觉记忆信息可以直接用于相同范畴的视觉搜索。  相似文献   
62.
编后     
《佛学研究》2004,(1):394-394
佛学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了诸多方面。每次编完一期《佛学研究》,我们感觉总有说不完的话,还有很多好的文章没有编入,非常可惜……  相似文献   
63.
采用改进的flanker范式,探讨了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并考察了匹配刺激出现概率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影响社会分类的调节作用。实验一发现,性别刻板印象激活后,按性别分类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按年龄分类时,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实验二表明,匹配刺激出现概率为80%时和50%时,匹配刺激中和不匹配刺激中面孔分类反应时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但当匹配刺激出现概率为20%时,二者间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与该刻板印象对应的社会分类有显著的影响,对与该刻板印象无关社会分类不会产生影响。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社会分类的影响受匹配刺激出现概率的调节。  相似文献   
64.
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乃至整个认知科学中,寓身认知已经成为一个逐渐凸显的话题。寓身认知的英文表述是embodied cognition,按照其所表达的心寓于身、身心合一的观点,我们把它译作寓身  相似文献   
65.
《佛教文化》2011,(3):2-2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影响深远。辛卯年春月,有幸来到无锡灵山胜境,立即被神秘的宗教气氛所感染。游览灵山梵宫后,又购得今年第一期《佛教文化》,满载而归。捧读《佛教文化》如饮甘泉,沁人心脾,喜不自禁。感觉书屋里添了不少佛气。人静了,心平了,读书慢了,想事淡了。  相似文献   
66.
社会认知涉及对社会环境信息进行加工。偏见从其属性上看是一种态度系统。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加工产物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对认知加工过程进行研究能揭示出偏见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本文将介绍近五年来西方学者的在此方面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涉及:归类加工、编码加工、刻板印象以及面孔识别。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7.
为了考察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广度,以及探讨它与自尊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和自尊量表(SES)考察65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和自尊水平,得出以下结论:一、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并且不同性别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不具有显著差异。二、有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人群中,不同性别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三、内隐性别刻板印象与个体自尊水平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68.
管健  程婕婷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511-1518
系列再生法最早起源于Bartlett(1932)对记忆的研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该方法旨在寻找被试之间的信息如何传递和变形,其传播变形背后的意义和规律何在。目前应用该方法的最新研究围绕以记忆探测为出发点,寻求记忆链条的传播规律对刻板印象的解释,对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评述了系列再生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法后,分析了该方法在刻板印象研究中的最新研究证据和未来的应用与展望。  相似文献   
69.
梁明明  李晔  李薇娜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71-1781
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 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后果。制度正当化受到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制度正当化中“制度”的涵义, 加强制度正当化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以便更好地解释社会转变如何产生。  相似文献   
70.
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变化和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提供了维持人类社会行为所必要的信息, 是人类交换信息, 建立并维持相互联系的工具。刻板印象是一种涉及知觉者对某个群体的知识、观念与期望的认知结构。近年来, 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变化和抑制的关系, 发现群体内沟通, 通过策略性的信息选择和语言偏差, 能够维持刻板印象, 并可能使刻板印象极端化; 而群际沟通, 特别是代理式的群际沟通, 则成为抑制刻板印象的一种可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