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学海》2016,(4):76-81
社会基础秩序,指的是基本的社会联结机制,包括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公共问题关联的方式、制度与文化。以单位体制的确立为坐标,晚清以降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前单位社会"、"单位社会"及"后单位社会"三种不同形态。与此相应,社会基础秩序也在不断演进。社会基础秩序的形成,既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设置的产物,亦对社会运行的其他方面产生着显著的影响。"后单位时代"中国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值得警惕的"社会原子化"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公共事务缺乏关联的管道,社会领域出现无序互动和失范频仍的乱象。究其实质,在于"后单位时代"社会基础秩序尚不稳固。是故,社会基础秩序的重建,乃是当下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442.
在歌德的普罗米修斯神话研究中,在歌德神话人生之中,我们时时看到花岗岩意象在闪耀。首先,花岗岩意象之于歌德来说,它是主体对世界的立场。歌德的神义论表明,人类的存在并非自然的,只有灵魂不朽是自然的。我们只有在融合水成论和火成论的层面上建立对世界的基础的信靠。其次,花岗岩作为基础的信靠性在现代市民社会里表现为"永恒的根基"被个体的非道德性侵蚀,我们应"顺乎伟大的生命"为生命不朽创造基础。最后,花岗岩蕴藏的自然奥秘以歌德所谓的"自然兴现"的方式向我们的审美知觉敞开,以此建立一种理解自我与世界的核心形象,倾心呼唤作为生命之根的自然。  相似文献   
443.
目击辨认研究概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杲 《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239-247
目击辨认的结果作为证据对于法庭判决具有重要意义。DNA证据显示辨认似乎不可靠,心理学家试图了解影响辨认准确性的因素。文章介绍了西方目击辨认研究的范式,估计变量和系统变量对辨认的影响,并分析目击辨认研究存在的理论缺乏和外部效度问题,从而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4.
《学海》2015,(6):34-37
面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严峻压力,学界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理念制度方面,对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做了充分的研究论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制度核心在于"食品安全共同体"内各社会行动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但实践证明,由于食品安全供给责任意识的严重缺失,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过程中,普遍存在"食品安全共同体"情感认同缺乏、相关行动主体协作困难的问题,致使社会共治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基于此,本文重点提出食缘关系的概念,明确食品安全保障应建立在参与者的内在需求之上,确定其为社会共治体系、社会整合系统和社会理性表达的内涵属性,建议从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和社会参与等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并明确各主体的定位角色,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公共福利。  相似文献   
445.
王景迁  于静 《管子学刊》2006,10(2):111-117
《格萨尔》史诗蕴藏的丰富的生态文化起源于原始崇拜与宗教信仰,其哲理基础是二元的,藏传佛教“众生平等”的宗教理念是史诗中生态文化的主要哲理基础。古代藏族人民以宗教信仰与宗教惩罚、部落法规及习俗禁忌等社会机制为手段对藏区的自然生态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在藏区建立了和谐的生态环境。在生态问题叠出的今天,探讨史诗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向现代生态文化的转换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自然观,转变生态理念,完善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则是进行现代转换的三条主要途径。唯此,《格萨尔》史诗才能在生态的21世纪更加凸显其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46.
国外知觉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知觉学习(perceptual 1earning)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章从知觉学习的实质、知觉学习的特性以及知觉学习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看到:知觉学习遵循着联结学习模型,但在反馈、时间特性、任务、水平和生理神经基础有其自己的特性,知觉学习中存在注意、印记、分化性和组合性四个机制共同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对以后进行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7.
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进辅 《心理学动态》2001,9(4):330-334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主要包括: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存在7种相互独立的智力:Anderson的智力与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智力的个别差异和发展变化可以用不同的加工机制来说明:Sternberg的三元理论,包括成分子理论、经验子理论和背景子理论;Ceci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智力性成果有赖于具有丰富的并很好组织的知识基础的多重认知潜能之间的相互作用。智力的研究焦点是探索生理和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48.
中国职工组织承诺的结构模型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对作者所研究的中国职工组织承诺五因素结构模型采用SEM技术进行了检验。结果证明其是理想模型。二阶因子分析表明,五因素模型又可划分为心理因子和社经因子。根据相关分析,得到了五个新的承诺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449.
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它是一个过程。其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表明,宗教体验过程中大脑的某些特定脑波或区域被激活。这些研究表明宗教体验与认知和情绪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与早期有关宗教体验实质的结论吻合,但这并不表明大脑中存在“上帝脑区”。该文简要介绍了宗教体验的概念、冥想以及基督教宗教体验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以及跨宗教传统的相关比较研究,并对该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做出了说明  相似文献   
450.
华莱士(Wallas)四阶段论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研究的重要模型, 该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验证期。相关神经机制研究表明, 准备期主要包括题目呈现前大脑状态和静息状态的研究, 内侧额叶/ACC及颞叶构成准备期网络; 酝酿期主要包括酝酿期提示、延迟顿悟以及心智游移的相关研究, 这一阶段涉及左右脑的共同参与, 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等脑区在酝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现有顿悟研究反映明朗期和验证期神经活动, 前额叶、扣带回、颞上回、海马、楔叶、楔前叶、舌回、小脑等在内的脑区构成其神经基础, 其中, 扣带回、前额叶在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中均有参与, 颞上回是负责远距离联想的关键脑区, 海马参与定势打破与新颖联系形成, 外侧额叶是定势转移的关键脑区, 楔前叶、左侧额下/额中回、舌回在原型激活中起关键作用, 左外侧前额叶参与对答案细节性的验证加工。未来研究可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手段三方面加以改进, 以对创造性思维过程作更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