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4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67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1.
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心理病理行为,它会给个体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自伤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且在青少年中发生率最高。随着互联网的普遍使用,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到青少年的自伤网络展示行为。研究显示,许多自伤青少年会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自伤行为;个体一般是在多种动机的作用下对自己的自伤行为或经历进行展示;这些展示的内容既可能会让更多的人模仿或强化自伤,也可能会为自伤者提供社会支持,有助于他们减少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912.
本研究检验不良示范性规范对初中生环保行为的影响是否受其自我控制的调节。研究1通过假设情境操纵示范性规范,测量初中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环保意愿;研究2在实验室情境下同时操纵示范性规范和初中生的自我控制状态,并测量其环保行为。结果表明,不良示范性规范显著降低初中生的环保意愿及环保行为;特质性和状态性自我控制水平越高,初中生的环保意愿就越高,其环保行为也越多;更重要的是,自我控制并不能有效抵御不良示范性规范对初中生环保意愿和环保行为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13.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651名六年级小学生及其所属班级的21名班主任为被试,考察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控制知觉对教师差别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作用及其学生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女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积极行为,男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消极行为;(2)在控制了学生性别与学校地区以后,学生学业成绩仍能有效预测教师差别行为中的机会特权、情感支持和指导控制等行为,教师控制知觉能够有效预测机会特权、指导控制、情感支持和负性反馈等行为;(3)教师控制知觉在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差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模型存在学生性别差异,男生群体为完全中介作用,女生群体为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优秀家电销售人员应具备的胜任特征。首先通过对20名家电销售人员的行为事件访谈,初步构建了家电销售人员胜任特征模型;然后通过对20例顾客与家电销售人员的互动进行自然观察,进而对所建构的模型加以验证。研究表明,家电销售人员胜任特征模型共包括9项:成就导向、主动性、学习发展、影响力、洞察力、服务意识、可信赖、情绪稳定性以及产品知识。  相似文献   
915.
自我控制行为中的情绪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晨阳  何贵兵 《心理科学》2011,34(2):317-321
对冲动行为的控制及失控(放任)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结果,并形成两种自我控制的两难:失控后可能产生的愉悦与内疚、成功自控后可能产生的自豪与遗憾。自控行为-情绪结果的联结,使个体能自发地基于预期情绪选择当前行为。情绪预测会受到情境、个体差异等的影响,并有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916.
集群行为:界定、心理机制与行为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群行为有两个特征:以群体行为的姿态出现; 行为的目的在于提升群体的利益。集群行为理论、精细化社会认同理论和去个性化理论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集群行为的形成、发展及维持进行了解释。其中, 社会认同、愤怒情绪以及效能感描述了集群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 群际间不良的互动模式以及志同道合者的出现, 是大规模集群行为得以引爆的重要条件; 而在集群行为爆发后, 群体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情境性的“规则”则是集群行为得以维持的关键。目前集群行为研究常用的方法有:特定情境下的参与行为意向测量和对历史数据的回溯。西方集群行为的理论与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17.
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研究: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言行为研究伴随角色外行为研究而兴起, 对其研究顺应了知识管理等管理新理念的要求, 也与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主题一致。相比国外的盛行, 国内对该主题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尚待加强。经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分析, 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 本研究拟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配对成组问卷的现场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法, 以特质激活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经济理性观为基础, 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构思、形成机制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结构研究; (2)建言行为多层次动态形成机制研究, 包括基于特质激活的个体特征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个人认同的领导行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社会认同的组织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及基于经济理性的个体与情境因素对建言行为交互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 (3)建言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918.
病菌和传染病构成的选择压力导致动物进化出了身体免疫以及行为免疫反应。而人类的大脑进化促使他们发展出了最为复杂的行为免疫系统。很早开始, 我们就依赖自身的各种行为免疫反应抵抗病菌。当这些疾病抵御机制跟群体生活协同进化之后, 我们的很多社会行为和态度都具有了减少疾病感染的功能, 它们包括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歧视, 以及对内群体成员的从众、服从。而更高层次的文化差异比如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至少部分原因是要管理与疾病感染有关的风险。本篇综述讨论了与抵御病菌威胁有关的社会行为、态度和其他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919.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 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 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应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 并在对工作满意度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驱动型和判断驱动型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对研究组织成员情感反应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考虑团体层次情感机制及测量方法等因素, 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920.
群体性事件集群行为的动员与组织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维  王二平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30-1740
群体性事件指部分群众与当地党政部门或强势社会集团的对抗性冲突。是当下我国典型的集群行为。社会心理学对集群行为动员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相对剥夺、群体认同、群体(愤怒)情绪和群体效能; 对集群行为组织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速生规范、谣言和去个体化。其中, 群体愤怒和群体效能既属于动员机制, 同时又在组织机制中发挥作用。这些因素之间有待于进一步整合, 以期对现阶段我国社会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因素进行解释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