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读者不同认知方式与标记利用意向对文章标记效应影响的实验。实验以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表明 ,文章标记利用的意向对场独立和场依存被试文章信息的保持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章宏观标记与读者的认知方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在有文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与场依存被试之间无显著差异 ,在无宏观标记条件下 ,场独立被试显著优于场依存被试  相似文献   
12.
金雪萍 《天风》2009,(7):6-7
经文:撒上15:22;约4:34,14:15;约—3:22;诗119:1—2 “顺服”在希腊原文中有这么一层意思:依从掌权者的意向来安排自己的事情。 “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顺服是神对人一贯的旨意;人的顺服是神最大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对员工离职意向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193名企业员工的问卷,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和调节分析,并采用Johnson-Neyman 法对职业满意度的调节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内职业竞争力负向作用离职意向,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外职业竞争力正向作用离职意向;(2)职业满意度(主观生涯适应力)调节生涯适应力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当职业满意度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时,生涯适应力的增大会直接减少离职意向,但间接的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外职业竞争力增加离职意向。因此,提高员工的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满意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14.
林琳 《心理学报》2017,(7):953-965
本研究以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通过实验操纵实施意向,采用日记法进行为期5天的纵向追踪,考察计划行为理论的4个核心变量和实施意向如何影响拖延行为的程度及其动态过程。134名大学生在前一周末共列举了接下来5个工作日内拟完成的668项学习相关任务,随后每天报告当天的任务完成情况。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行为意向中介态度和行为控制感对拖延程度的影响,主观规范影响拖延程度的直接效应显著,但经由行为意向的间接效应不显著;(2)形成实施意向能显著降低拖延程度;(3)行为控制感和实施意向加速任务完成进程,行为控制感越强,或形成实施意向,均显著加快任务完成速度。研究结果对于如何进行拖延行为的干预有一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在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了极为重要的符号理论,但在"超越论转向"之后,他却在重要的"1914年文稿"中修订了关于符号意识的部分核心观点,对符号意识之为一种特殊的复合意识给出了新的现象学解释。本文通过分析第一《逻辑研究》及"1914年文稿",考察胡塞尔关于符号意向的若干核心概念,揭示胡塞尔此项修订的基本特征,从而说明符号意向的复合性质植根于其"双重意向性"的"二元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意向保持间隔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一仅通过嵌入前瞻目标的背景任务来操纵保持间隔,实验二通过在背景任务之前加入不同时长的填充任务来改变意向保持间隔。结果发现,(1)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越长,前瞻记忆成绩越差;(2)背景任务中的保持间隔和填充任务的时长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成绩最好的为15min-2min组,最差的为15min-15min组。结果表明,背景任务和填充任务阶段对于个体保持前瞻意向可能有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会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研究发现这种现象在老年人中尤其突出。近些年来,研究者们从内外两方面对影响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了解到认知老化所带来的抑制能力的衰退以及短时记忆缺陷是造成其年龄差异的主要原因。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拓展对认知老化的机制和抑制控制能力的认识。另外,可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等脑成像技术揭示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年龄差异的加工机制及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8.
谭小宏 《心理科学》2012,35(4):973-977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以及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对33家生产型企业798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工作伦理与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向的关系。方法:对252名企业员工进行工作伦理问卷调查,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工作伦理、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结果:员工的工作伦理能显著预测离职意向(反向),工作满意在工作伦理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要重视员工的工作伦理。  相似文献   
20.
以353名乡村中小学教师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以及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组织政治知觉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政治知觉与组织公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组织公平与组织认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与乡村教师离职意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组织公平和组织认同在组织政治知觉对乡村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双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