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深入分析了船山哲学中“气”“质”的关系与“气质之性”的意义。论文指出 ,船山反对使用“性在气质中”的讲法 ,而始终主张的是“气质中之性”的提法。“性在气质中”和“气质中之性”的区别 ,在一定意义上正如“哲学在中国”和“中国的哲学”的区别一样。这一点最鲜明地体现了船山与朱子理气观念上的最基本的分别 ,这也是明代中后期思想的共识 ,体现了在经历明中期以来的在“理”的理解方面的“去实体化”的转向以后 ,哲学家走向这种气质之性的人性一元论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2.
庄子和郭象都是道家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 ,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渊源和个人品质的原因 ,产生了庄、郭伦理思想的异同 ,从而也体现了道家伦理思想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也正是由于二者伦理思想的异同 ,从而决定了两种思想各自的历史命运 ,并给后人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3.
尚杰 《世界哲学》2005,(1):16-21
通过关于德里达逝世一份意味深长的讣告,2004年10月下旬,以《纽约时报》为载体,引发了一场关于德里达的哲学对我们这个世界究竟意味着什么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实质在于,德里达的解构精神究竟是一种一味摧毁形而上学的力量,还是通过对这种形而上学传统的分析,指出"一分为二"式的"二元论"的片面性,以致所导致的,从古至今绵延不断的一种固执的思维定式.德里达试图告诉我们,形而上学和古典辩证法传统在把一对和多对范畴相互对应、提升、同化过程中,势必排除或遗漏掉许多可能是更为重要的要素,因为这些要素可能是使事物得以出场和传播的更为真实的方式.解构不是破坏,不是摧毁,不是在消灭一个旧世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世界.应该把解构理解为事物在出场或传播过程中其结构的某种实际上的变形,一种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4.
丘处机西行论道及其社会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真道领袖丘处机西行论道,是道教史上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集体,虽然信奉萨满教和喇嘛教,但对于汉民族的宗教——道教,却仍然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遣使敦请全真道领袖丘处机前往中亚论道。而丘处机则出于济世度人的抱负和发展全真道的目的,不远万里,对成吉思汗进行了坦诚的劝诫。本文拟就此作些考察。  相似文献   
115.
正《益世主日报》系天主教定期刊物,民国元年2月在天津出版,原名《广益录》,后改名《广益报》,与1915年衍生的天津《益世报》同属于天主教会出版。作为天主教专刊,经历了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变革及诸多历史事件,记录了天主教福传事业在华的艰难历程,在教徒中影响不菲,被认为是"华北一总公教报的首先问世的老前辈,为华公教报纸之嚆失"。  相似文献   
116.
沟通、意义和组织化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云霞 《学海》2007,(1):172-176
组织化行动对组织发展和学习意义很大。有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化行动由成员之间的共识而引发;但又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组织化行为产生的基础在于交换而不在于共识。本研究试图综合以上两种看法,指出等效型意义能够带来组织化或集体性行为。有效的沟通机制能够创造维持等效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美国学者托马斯·内格尔曾在他的《人的问题》这本书中根据生物学和伦理学的不同学科性质和发展进程指出伦理学和生物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用生物学代替伦理学或用生物学的观点去分析伦理问题,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一个响亮的结论:"伦理学不需要生物学"。[1](P154)在这里我们借用这种说法,来阐明从生物学的观点或人的生物性来认识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伦理问题的合理性限度。从生物学出发解释道德问题势必会造成"是"对"应当"的僭越、"自然"对"意义"的遮蔽和"物"对"人"的消解。  相似文献   
118.
上初中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和剧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片尾曲中的几句歌词却在我的内心扎根。“既然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我,就应该有一首属于我的歌。不管别人,不管别人说什么,我的歌依然属于我。”  相似文献   
119.
张景岳医易学思想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关于外易与内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对神与机、鬼与神、升与降等范畴的论述,提出了一个医易学的心理平衡系统.这两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0.
<正>清末,有一批太监由于特殊因缘,成为道门中人,并且创立了一个道派——霍山派。其时京城内外有些寺庙道观日趋破败,而住持无力修缮,遂由太监道士接管。宝金山上的玉虚宫便是其中之一。宝金山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附近。山上有玉虚宫,创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据《玉虚宫碑记》,创建人为全真龙门派道士李合仁。李道士原系太原商贾,因究心性命之学,乃出家学道。厌居城市,云游至宝金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