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140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9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阐明忘我的概念与结构,并编制了忘我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络问卷的方式对607名被试进行忘我问卷的初测。接着,对357名被试施测正式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忘我问卷由3个因子构成; 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该量表拟合良好(RMSEA=0.07,NFI=0.95,CFI=0.95,GFI=0.92,AGFI=0.89)。问卷总体一致性系数为0.89,3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4-0.88之间。问卷总体得分与效标问卷特质焦虑得分呈负相关(-0.51),与安适幸福感、正念觉知的得分呈正相关(分别为0.36、0.31)。忘我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后续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中作为测量问卷或评估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52.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认知易感性模型,本研究拟探讨初中生亲子关系对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81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自尊、情绪弹性与抑郁之间呈两两显著相关,且亲子关系能显著负向预测抑郁;(2)自尊和情绪弹性在亲子关系与抑郁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包括三条路径:一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情绪弹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自尊和情绪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初中生亲子关系通过内在心理因素对抑郁水平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53.
《学海》2021,(1):102-109
本文以2008-2018年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断裂带对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的存在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认知能力断裂带则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所提升。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高质量的审计监督会抑制董事会生理特征断裂带对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而其在董事会认知能力断裂带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过程中发挥了替代作用。管理层自利因素则对董事会断裂带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产生中介效应。本研究拓展并丰富了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入解读董事会结构与运行规律、稳定市场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
选用情绪智力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9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情绪智力、生涯适应力、压力性生活事件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部分中介了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2)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在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生涯适应力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压力性生活事件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5.
保护性价值观是一种拒绝与其他任何价值相互交易, 尤其拒绝与经济价值进行交易的观念。近些年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 人们之所以可以为了坚守保护性价值观, 表现出“舍生取义”的行为(如对抗利益诱惑甚至放弃生命), 一方面在于保护性价值观是以一种道义主义的绝对规则方式进行表征和建构的, 这使得人们较少进行利弊权衡; 另一方面, 由于保护性价值观与自我和道德认同过程紧密相关, 使得其被主观赋予了最高价值。未来研究中, 可以在借鉴保护性价值观的研究范式基础上, 开展对中国人核心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探讨, 关注其文化差异问题, 并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干预和正确引导的应用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6.
空间交互是人类生存和社交的重要内容, 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和视角采择两大范畴。对空间交互策略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传统上集中于空间因素, 近年来逐渐开始关注各种社会因素, 包括个体自身的社会认知特质、交互对象的社会属性和空间环境中的社会线索, 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理论解释。未来研究应关注社会认知与空间认知的跨领域融合, 考察更加多元的空间交互对象, 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空间和社会因素的空间交互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7.
愉悦情绪体验是音乐活动中最普遍的心理现象。通过系统回顾相关的神经科学研究, 认为音乐愉悦体验与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有关, 并涉及伏隔核与听觉皮层等其他脑区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 多巴胺的传递与音乐愉悦体验存在因果联系。基于预期视角, 奖赏预测误差理论和音乐信息理论模型可以解释音乐愉悦体验的产生机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伏隔核及各皮层在音乐愉悦体验中的功能, 并整合不同的预期理论。  相似文献   
58.
如何揭示群体规范和公平价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提升儿童-青少年在群际互动当中的公平感知与规范执行, 是教育心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现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先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采用问卷法, 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2)大多采用情景实验, 聚焦社会互动的最终行为输出端, 无法实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决策的动态进程; 3)脑成像研究仍以fMRI技术为主, 侧重于评估认知加工潜在的脑区激活模式及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 缺乏对群际公平规范执行中大脑激活动态模式的精确把握。针对这些不足, 本项目从资产分配情景出发,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联合运用认知、行为、眼动和电生理等多层次测评手段, 对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发生过程进行认知解析, 探讨认知控制和心智化在其间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将服务于中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正感与行为。  相似文献   
59.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职场不文明行为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边界。通过问卷调查315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样本数据,结果表明:职场不文明行为负向预测组织公民行为,情绪耗竭、组织自尊中介了职场不文明行为与组织公民行为间的关系;心理韧性调节了情绪耗竭、组织自尊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0.
杏仁核是情绪信息加工的关键脑区。近年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发现了杏仁核情绪加工的效价特异性现象,并且整体存在左侧杏仁核对正性情绪、右侧杏仁核对负性情绪以及双侧杏仁核负性偏好的特异性趋势,且受到材料突出特征、个体差异、任务条件的调节。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注意对杏仁核情绪效价特异性的调节作用,探究动态情绪刺激加工时杏仁核的活动特点,考察心理障碍患者加工负性情绪时的杏仁核激活模式,并确定杏仁核的效价特异性在思维、计划、决策等高级认知过程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