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协作抑制是指当人们在一个记忆小组中一起提取信息的时候,小组提取的信息总量比等量个体提取的信息总量要少.心理学研究者致力于从认知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主要的理论解释有提取策略破坏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前者认为小组成员的提取结果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信息组织策略产生了干扰,导致小组的提取成绩低.而后者认为小组内成员的提取结果会抑制其他成员对非提取项目的表征,降低小组协作提取能力,出现协作抑制.本文对两种理论假说的提出背景,基本观点,证据支持及现有争论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于对两种机制的关键矛盾点进行区别性检验、对不同认知机制在不同条件下成立可靠性的检验以及通过对编码阶段进行操控来进一步考察协作抑制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22.
生存加工比控制条件有更好的记忆表现,产生稳定的记忆优势,这就是记忆生存优势.已有研究多采用行为学实验验证了此现象的存在,但没有确定该优势发生在记忆的何种阶段.本研究采用ERP技术和“间接学习-再认”实验范式,比较被试在生存情境、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中对词汇编码和提取过程的记忆加工,结果发现:在500-700ms时间段,生存情境的相继记忆效应显著大于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在400-600ms时间段,生存情境的新旧效应显著大于迁徙情境和愉悦判断.表明生存加工具有编码和提取双重优势.  相似文献   
23.
提取练习比建构概念图更有利于记忆保持和迁移的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依据认知负荷的3个成分,设计两个实验探究前期知识水平与策略复杂性对以上两种学习策略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期知识水平的主效应不显著,但是与学习策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提取练习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建构概念图策略条件下,高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在记忆保持和迁移上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低前期知识水平的被试;(2)当降低概念图的难度后,被试使用建构部分概念图策略产生的认知负荷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相比显著降低,并且其在学习阶段学习到的知识量显著地高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的结果,但是在最终测试上,其记忆保持与迁移的正确率与使用提取练习策略并没有显著差异,策略的复杂性增加了学习者的额外负荷,但是对策略有效性的发挥却不具有决定性影响。以上结果说明提取练习策略之所以比建构概念图策略更具优势,不是因为其策略本身更易掌握,而是因为其与建构概念图策略相比不受学习者前期知识水平的影响。这意味着认知负荷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提取练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中产生优势效应的内部机制,并进一步证实提取练习与精细编码不同,具有独特的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24.
赵国军  张国礼 《心理科学》2003,26(5):808-811
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人们对行为的不同预测倾向。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来考察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性情归因和情景归因对他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预测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归因方式都导致被试对积极行为的预测多于对消极行为的预测,而情景归因下的被试对积极行为的预测又显著多于性情归因下的被试。在此基础上,在引人价值判断的因素后,发现不同的归因方式启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到对行为的预测。  相似文献   
25.
陈俊  张艳辉 《心理科学》2008,31(3):575-579
言语失误(speech errors)是指人们在说话时无意中非习惯性的偏离言语计划所致的错误.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外研究者从自然情景与实验室情景两种条件下对言语失误开展的研究,其次阐述了言语失误的理论模型,并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对言语失误与大脑关系的一些研究成果,最后对言语失误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王斌  付雅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4):450-461
采用提取诱发遗忘范式考察摩梭人和汉族人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姨母参照和他人参照条件下的加工规律, 发现摩梭被试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姨母参照条件下都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而在一般他人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 汉族被试在自我参照、母亲参照条件下未出现提取诱发遗忘, 而在姨母参照、他人参照条件下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这表明, 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影响人的自我构建, 在汉族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有母亲, 而摩梭人将母亲、姨母皆作为重要的他人纳入自我建构中, 使得母亲参照和姨母参照产生与自我参照同样的记忆优势。  相似文献   
27.
人生的门     
举目抬足,生活中的门可谓比比皆是。建筑物为什么要有门?一方面,是为了守护、珍惜一些事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分隔和否定。因此,不妨这样说:门是一面镜子,在许多情景中,映照出了人生与社会的"微景观"。对于每个家来说,门,是一道清晰的界线,跨出意味着离开,无论咫尺还是天涯;走进意味着归来,无论甜蜜还是苦涩。不是所有开着的门都是一种迎接,不是所有闭着的门都是一种拒绝。  相似文献   
28.
情景信息加工是情景知觉研究领域内的核心问题。然而,不同的研究者对"情景信息"的界定并不相同。在过去80多年的时间里对情景信息的界定先后经历了研究者主观确定、观察者评估、基于情景物理特征的计算模拟等方法。Itti和Baldi等人通过比较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之间的差异,提出了"惊奇"理论。文章介绍了真实情景知觉研究中"惊奇"理论的应用及进展,并指出"惊奇"算法的拓展及界定、情景知觉过程中的注意转换与"惊奇"的关系,以及社会情景知觉中的"惊奇"应用可能是未来相关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0,23(4):412-416
通过操纵编码程度(实验1)和提取要求(实验2)比较了内隐和外显记忆任务之间的操作变化.结果表明,编码时的语义和非语义加工之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的倾向;提取要求中更多意识成份的参与使先前情节中的语义成份得到更多的提取,而很少影响非语义成份的提取,编码程度和提取要求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0.
加工流畅性和提取流畅性与学习不良儿童学习判断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瑞鹤  俞国良 《心理学报》2008,40(9):994-1001
流畅性是个体做学习判断(Judgements of Learning, JOLs)时的重要线索,主要包括加工流畅性和提取流畅性。实验采用联想字对作为实验材料,把做JOLs的时间分为即刻JOLs (Immediate:I)(学习完一个项目立即判断),短时延迟JOLs(Delay condition: D1)和长时延迟JOLs(D2),考察不同JOLs时间条件下,流畅性线索对学习不良儿童和一般儿童的JOLs的不同预测模式。被试为普通小学五年级学习不良和一般儿童各20名,结果发现,一般儿童在I条件下主要利用加工流畅性,在D条件下主要利用提取流畅性做JOLs,而学习不良儿童无论在I还是D条件下均主要利用提取流畅性线索做JOLs。加工流畅性在I条件下效度较高,提取流畅性在D条件下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