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定位人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而又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最需要一种清醒的判断能力,从而不断在现实中对自身进行定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人生,不是名人伟士的专利,而是我们每个人生而处世之事,即使我们不求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不图名垂千古、万世流芳。即便我们仅仅为了生活或生存,也只有选定一个位置,把握一个方向坚持一种信念勇敢地走下去,这样才会有收获、有意义。否则漫无目的,好高骛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将庸庸碌碌,一事无成。定位人生,就是要为自己选定一个恰当的位置,从而为人生做出长远规划,谋求长久的发展策略它需要…  相似文献   
832.
中共中央在2001年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制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  相似文献   
833.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双重态度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研究只关注有意识状态下人们的外显态度,对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态度最近才引起人们的意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一理论对传统的态度概念及测量技术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该对双重态度模型的理论来源、基本观点、双重态度类型及相关的研究证据作了详细介绍,最后探讨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对态度改变、态度测量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等未来研究方向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834.
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的工作价值观研究得到了很多种因素模型,难以具有相互印证的结论,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低。近期的研究更注重基本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的关系,对整合以往不同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开始采用层面理论等方法,提供了传统研究没有发现的更多的信息。工作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的整合、不同化特性下的研究、对原有因素结构的比较整合代表了工作价值观结构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35.
中小学生交往范围内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仁生 《心理科学》2003,26(4):735-737
1 问题提出 归因理论是西方心理学界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并逐渐成为社会认知理论的主流。近年来,心理学家认识到,归因理论要增强其活力,就要充满实践性。于是,归因心理学家开始将视野转向归因理论的应用研究,尤其是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其中主要的研究是在成就范围内的,有关交往范围内的研究比较少。  相似文献   
836.
李洪吉 《社会心理科学》2003,18(3):23-27,82
我国罪犯心理矫正改革20多年,从医疗模式的“心理诊所”阶段,走到非医疗模式的“电话咨询”和“情感宣导”阶段,走到心理辅导模式的“发展训练”阶段,才看清改革的实质是提高改造人主体的心理策略水平,关键是完善监狱民警人格,归宿是民警提高了心理素质的“全员训导”模式。  相似文献   
837.
价值观是个体深层的心理建构,是个性倾向性的核心,指导着个体的行为。他同时包含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成分,与个体心理健康有着一定的关联性。本在对价值观心理成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价值观主要是通过认知成分中的价值思维模式和价值认知内容对心理健康发生影响。末从认知心理疗法的角度给出了对价值观进行调整的步骤。  相似文献   
838.
论郭店楚简"情"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中的“情”义内涵的分析,本文认为其中的“情”仍然是“真实”,而不是“情感”之义。“情”在不同语境中虽有多种分析的涵义,但它们之间是统一的,皆根源于性情论之“情”。这为我们重构性情论的真实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未发”和“已发”而言。“性”与“情”二者在郭店楚简中并不具备相互对应的特性,这与宋儒的性情论并不相同。从先秦到宋明的性情论,朱熹等人利用先秦儒家的相关文献作了创造性的转化;而Chad Hansen和A.C.Graham对中国早期文献中的“情”字义的某些观点,是值得批评的。  相似文献   
839.
本文通过王阳明心学与日常道德体验,系统梳理了遮蔽良知的主要因素。第一种因素是私欲,即对较高追求有"妨碍"。第二种因素是志欠真切,此因素常常由"外在客观原因"之自欺所掩盖。此处亦对知行合一的"知"的推动力含义做出合理解释。第三种因素是道德情感之缺失。人们若缺乏对恻隐、爱等情感的涵养与实践,虽未必主动为恶,亦会缺乏主动行善动力。第四种因素是负面情愫之主导,使心失却中和状态。此内在层面的四种因素并非简单并列关系,而由道德情感所贯通。外在层面的第五种因素是社会制度之缺陷。此点古人论述较少,而在今天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8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最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整合和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是未来的高层次宗教人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培育对象。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切实有效的培育路径,做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