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友情的树枝     
友情更像一棵树,只要你细心,它就可以枝繁叶茂。但是这棵树,有些枝条要好好地保护,而有些枝条却要果断地修剪掉,树才能顺利生长。有一枝叫敏感。它总是放肆地生长着,烦扰着我对朋友的心情。我曾经过于注重朋友对自己的态度,而不关心原因。我总认为友情应是专一的,最好的朋友只有一个,也要求朋友对我也同样专一,永远充满热情。无论何时我需要帮助,甚至半夜把朋友从梦  相似文献   
992.
家是什么?     
那所充满爱的房子叫家,没有爱的房子不管多大,都只是房子……家是什么?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栋房子,就有多少个家;也行人说世界上有多少扇门就有多少个家。可是,也许答  相似文献   
993.
道德因素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一股不可忽略的、恒久的力量。“美国例外”主义、实用主义至上的道德原则和“人道主义”干涉原则是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三大道德支柱。“道德责任”的背后是为了在全球推广美国价值观。  相似文献   
994.
N.哈特曼伦理学的主要问题是设法为伦理学重新奠基。通过把道德基础问题拔高为伦理学最重要的问题并实际地转换为价值问题,抱持并深化柏拉图主义基本观点,兼采经验主义伦理学的实质内容,广泛综合和深刻批判传统伦理资源,将伦理奠基于价值之上,N.哈特曼试图为伦理学奠定一个伦理与价值、形式与内容、绝对性与有效性兼具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5.
随着年龄的长大,同学们步入了高中,步入了豆蔻年华,无论你是否愿意,它还是来到你的身旁,这就是青春,这就是成长,这就是生活,虽然,你还未准备好,但她还是不期而遇。一份萌动,一份激动步入了你的世界,你既欣喜又担心,在这种心情下,谁也不愿意说出来。  相似文献   
996.
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极具多元化和包容性,各种艺术设计形式和艺术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往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设计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注重写实技术的训练,往往造成对艺术观念认知与思考的缺失,致使学生陷入了对绘画与设计外在形式的简单模仿中。艺术观念的局限也约束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对于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要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我们的教学逐步转换延伸到艺术观念的培养和研究中去。通过观念与技术表现的完美结合,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语言,才能使艺术创造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998.
归属需要的概念经历长时间的演化和发展,并有其进化的心理机制。自Baumeister在1995年提出归属需要作为人类的基本动机后,归属需要与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相关研究也得到发展,部分结论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但也出现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开始了对归属需要与行为后果之间内部过程的探讨。对归属需要的测量主要采用量表法,但未出现一个统一的测量工具,易造成测量的差异,剥夺归属需要的研究常采用实验法,未来的研究可注重提高其生态效度。  相似文献   
999.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整个艺术创造以及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情感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渗透艺术家情感的作品才能获得生命,只有真正融入情感的欣赏才能领悟作品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00.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福利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不仅其建立本身的立足点是道德的,而且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也是道德的.英国福利制度理论的道德基础在于:英国福利制度追求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保护弱势群体的价值诉求主要体现在如何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单身母亲以及失业贫困人员等身上.从积极方面看,英国的福利制度是由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消极方面看,其社会福利政策建立的初衷是为了社会公正,但结果却很可能造成新的不公正.尽管英国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存在许多问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伦理启示:社会发展应当更加突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社会福利制度在注意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时应更加注重公平;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有助于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