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写不具体”可以说是小学习作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说空话、套话、假话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少生活,缺少情感体验。那么,如何加强习作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习作质量呢?大家看法不一、观点各异,而笔者认为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正确理解与应用语文乐园中“语文生活”这一版块。  相似文献   
162.
善于倾听     
女儿因写不出日记而苦恼, 我就带她到郊外。在乡间、田野、果园,我们看见一朵朵野花恣意地在风中摇摆,阳光打在上面,像四溅的细浪。我说,你听,阳光是种声音,噼噼啪啪,几下子就把花  相似文献   
163.
二、千年回响:流传在古代诗歌中的赞美景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恰逢诗歌创作达到顶峰时期的唐朝,善于用诗歌表达宗教情感的景教传教士,当然不会放弃这一美好的方式。可惜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我们难以窥见和聆听那时的崇拜圣咏,至今留存下来的资料更是屈指可数。唐代的颂赞诗歌多为专门用作颂赞上帝及其大能的诗歌,甚至可以唱和,有些类似于今天的赞美诗,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  相似文献   
164.
远离嫉妒     
小草 《天风》2003,(9):32-32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尔约称: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是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情感,它包含着忧虑和疑惧、羡慕和憎恶、愤怒和怨恨、猜疑和失望、屈辱和虚荣。圣经中说“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14:30)由此可见嫉妒在我们生命中的危害之毒!在箴言书中,所罗门王也一再提说要远离嫉妒,不要嫉护;如箴言书23章17节:“你心中不要嫉妒罪人,只要终日敬畏耶和华”,以及“你不要嫉妒恶人,也不要起意与他  相似文献   
165.
悟与不悟     
悟与不悟,其实是件很微妙的事情。悟,可以是如佛家所言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此做到真正的从容淡定、飘逸洒脱;亦可以依然活得酸甜苦辣皆备,十分烟火,乃至疲惫,但自己也并不觉得不好,只是在默默经受一切,所呈现出来的姿态,虽有一种老牛拉犁的竭力负重感,但到底是在岁月的砥砺中一点点向前。  相似文献   
166.
中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韩仁生 《心理学报》1996,29(2):140-147
从小三、初二、高二随机选择有效被试410名,探讨了中小学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期望和情感反应的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对考试成败原因有不同的认知,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失败后的期望显著地高于成功情境,且极显著地认为失败的结果能改变。(3)成功后学生主要产生了感激、自豪与欣慰,失败后主要产生了内疚;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相似文献   
167.
成年期自我概念的年龄差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许淑莲  吴志平 《心理科学》1997,20(4):289-293
自编了《自我概念问卷》(SCQ),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604名20-94岁成年人进行了年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SCQ信度和效度基本合格。以因素分析法将问卷归结为(1)自我意识(SC)、(2)自觉精神状态(MS)、(3)自制与自尊(CN与SE)、(4)自我力量(ES)、(5)自觉能力(CA)五个分量表。2.CN与SE随增龄显著增强,CA随年老明显降低,MS各年龄组间无区别。SC中年组高于两老年组,  相似文献   
168.
初中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贵良  郭德俊 《心理学报》1995,28(2):211-218
在广泛调查初中生对考试成绩的归因和情感反应的基础上,根据Weiner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提出了初中生对考试成绩归因的假设模式,然后运用协方差结构模型的统计方法对这个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虽然最初模型经x2拟合度检验被拒绝,但经设定探查产生的最终模型较合适地拟合了数据,并部分支持了Weiner的归因理论.按照这个模型,努力归因一内源性维度对初中生的自信心、期望、成就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其思维运行机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是以主体心理情感为反思对象的内向性思维,它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识。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史,可以看出,情感不只是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0.
主持梵呗清歌以来,常有许多想法。这不仅仅在于如何选择佛面,而 是考虑到究竟怎样才能通过这一栏目使佛教音乐得以弘扬、发展。在这方 面广大读者给了支持帮助,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今年二月收到哈尔滨读者陈星桥先生的信,他说:“佛教音乐源远流 长,是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所用乐谱和乐器特殊及所填之词艰深难懂,往往局限于寺院早晚诵经及做佛事之用,这大大影响了它作用的发挥,尤其在今天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和佛教事业的发展。因此,我希望热心佛教音乐的高僧大德和专家学者们在发掘、整理、研究佛教音乐的同时,能结合时代作些改良和创造。例如将已有佛教乐曲配上现代乐谱,并试用现代乐器加以演奏;进而根据佛教音乐清寂和雅的特点,参考国内外的佛教音乐,创造一些比较符合现代人乐感的佛教乐曲,填上通俗易懂的佛教歌词,藉以激发出人民群众心中的宗教情感,一旦产生共鸣,影响将十分深远。” 这方面我们是努力在做的,我们在整理传统的同时参与天津歌舞剧院佛教音响诗《东方慧光》的创作,就是一次尝试。只是由于机缘尚不成熟,难以比较顺利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有志于此的同道日益多起来了。本期发表的《千年暗室一灯明》是著名作曲家马友道作的。希望读者试唱,并提出您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