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54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蒋京川  刘华山 《心理科学》2004,27(1):168-170
成就目标理论整合了曾经分离的动机研究和认知研究,是社会认知取向在动机领域中的代表性课题。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策略、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加深了我们对学习内在机制的理解。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这一领域应改进测量工具、进行重复验证、跨文化研究以及干预研究的主张。  相似文献   
212.
有关条件推理认知机制的概率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江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1):165-167
条件推理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演绎形式(MP、DA、AC、MT)和变通形式(四卡问题)。已往研究主要探讨了内容因素、情境因素以及元认知因素等对条件推理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理论模型和观点。近来、Oaksford等人研究了概率因素对条件推理的影响.提出了条件概率模型。本文对这种新的研究取向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评价,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3.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波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4,27(1):236-238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既有意义同时也存在局限。其意义是:其发展与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它的研究促进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进一步思考。局限是:具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方法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忽视了文化对进化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214.
归类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近期归类中的相似性对比模型的研究,首先介绍了相似性对比的空间模型、基于特征的对比模型以及最近提出的结构匹配模型,并且详细阐述结构匹配模型观点以及它的应用方面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人们来关注本领域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215.
短时记忆的一生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丽  陈国鹏 《心理科学》2004,27(2):395-397
短时记忆的发展一直是认知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一生发展的思想给短时记忆的发展研究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关于从婴儿到老年各个时期中短时记忆发展状况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对短时记忆在一生发展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容量变化、个体差异原因与发展变化原因的关系、短时记忆的一生发展过程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16.
捆绑问题是当前脑科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近来已成为意识争论的焦点。该文结合国外对捆绑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概括介绍关于捆绑机制的主要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捆绑问题与主要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并指出不同认知过程中捆绑脑机制的精细化研究和一般性捆绑脑机制的系统化研究可能是今后这方面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17.
谭小宏 《心理科学》2012,35(4):973-977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组织支持感以及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对33家生产型企业798名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和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员工的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18.
任娜  佐斌 《心理科学》2012,35(2):457-461
情感错误归因程序(AMP)是一种新近发展出来的以投射为基本原理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AMP的内部处理机制可分为情绪的激发、归因以及猜测三个过程,每种过程都有其发生概率。AMP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对警告的抗拒性。此外虽作为一种相对性的内隐测量工具,但AMP也能很好地研究单一的态度对象。还介绍了几种新近出现的AMP改进范式。  相似文献   
219.
在先秦文献里,敬时常被纳入德的范畴。但追溯敬的观念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敬在本质上具有很鲜明的情感因素。徐复观先生曾分析指出:周人开始意识到吉凶成败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以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在秉持这种自觉、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自然地便产生了忧患意识;和  相似文献   
220.
恻隐之心:“同感”、“同情”与“在世基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问题的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最能体现儒家对人性理解的一个关键词,莫过于恻隐之心。因此,把握恻隐之心的深刻内涵,对我们理解儒家的人性论至关重要。究竟何为恻隐之心?它与孟子提到的其他三种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参见同上])关系如何?近年来,西方学者往往从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