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9篇
  免费   722篇
  国内免费   425篇
  2356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学民  舒华  高薇 《心理科学》2003,26(2):358-359
1 问题提出选择性注意是注意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注意研究提出了各种理论 ,不同理论及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特征的信息更容易引起优先注意 ,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Priority)。影响注意优先权的因素主要包括线索提示与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线索与目标的间隔时间、目标动态变化等。如Posner等研究发现中央线索与目标一致的反应时较不一致要快 ,注意的有效集中与有效线索指向的目标获得优先加工 ;Christopher、Sears等研究发现 ,有效跟踪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 ;Yant…  相似文献   
92.
从语义启动效应看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实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郭桃梅  彭聃龄 《心理科学》2003,26(4):750-750,74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简称ERP)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认知加工的研究。运用ERP研究认知加工过程时,常见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关心某个特定的ERP成分,另一种是关心某个认知过程中会产生哪些ERP成分。大多数早期的ERP研究都遵循第一种思路,有关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例。为了探讨N400的实质,大量的研究都选用语义启动范式,本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探讨了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3.
汉字、拼音、英文Stroop干扰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程  翁旭初 《心理科学》2007,30(2):365-368
本研究通过比较汉字、拼音和英文的Stroop干扰效应,考察文字系统的差异能否影响Stroop干扰效应。结果表明汉字、拼音、英文在Stroop任务中的干扰效应依次降低。组块之间的比较表明随着刺激的重复呈现,汉字、拼音、英文的Stroop干扰效应都逐渐变小且趋于相同。对Stroop效应更加合理的理论解释是整合了文字加工过程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94.
中小学生的情绪表达方式认知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才  卢家楣  郑信军 《心理科学》2007,30(5):1052-1056
本研究采用D.Matsumoto等编制的情绪表达规则评估问卷,探讨了237名中小学生情绪表达方式的认知发展,并通过同伴提名法选择了192名同伴关系良好和同伴关系不良的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表达方式认知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结果表明:情绪类型与情境类型对中小学生多种情绪表达方式的认知具有主效应;中小学生的情绪表达向更具有社会效益方向发展,对自我和他人情绪表达存在认识分化,并随年龄而增加;同伴关系不良的中学生在情绪表达的认知上存在发展滞后。  相似文献   
95.
张乐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5):1139-1142,1154
无关声音效应是在对注意与记忆进行研究时所发现的一个现象,有益于探讨噪音等无关声音刺激对个体认知过程、工作绩效及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在简要回顾ISE现象的界定与理论解释争论的基础上,重点从对刺激强度不同的ISE现象之理论分析、应用价值及一些相关的近期研究方面作了介绍,从对ISE现象的理论解释、无关声音刺激的选取、研究方法的综合使用、ISE现象中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该项研究通过控制五只股票、每只股票有18期价格波动的实验来研究中国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结果发现,被试并没有表现出Bayesian最优行为,处置效应却很明显;被试之间在性别、专业、受教育程度与入市时间上的差异不构成处置效应程度上的差异。但入市资金量在5%的水平上对处置效应程度有显著作用。尽管实验中还发现均值反转信念发生作用的证据,但相对于处置效应而言,解释力度要弱。  相似文献   
97.
王燕  张雷  张韫  温忠麟 《应用心理学》2007,13(1):44-49,60
通过对612名北京市中小学生及其父母的问卷调查,用LISER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父母专制型教养风格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作用于儿童的社会行为发展.在间接途径中,通过儿童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父母专制型教养风格对儿童社会行为产生系列负面效果.在直接途径中,父母专制型作风则直接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98.
王亮 《哲学动态》2023,(5):115-126
现实道德情境的复杂性对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的深度应用构成了极大挑战,义务论和功利主义算法“自上而下”的路径无法成功应对这一挑战;相反,美德伦理“自下而上”的路径为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具体来说,美德模范的“仿效”式学习和注重道德经验的“实践智慧”既保证了道德决策的情境敏感性,又确保了复杂情境道德决策的可靠性。更为关键的是,这两种“自下而上”的美德习得路径与一些机器学习方法高度相洽。因此,美德伦理可以作为情境适应性人工智能道德决策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
何恒 《美与时代》2013,(12):35-35
一、色彩的三大效应 色彩有三大基本效应,物理、生理和心理的效应。色彩的各种对人的影响都是基于这三种效应。比如看见柠檬黄就会让人感觉到酸涩,这属于色彩的生理效应范畴;夏天身着黑色衣物会更热,身着橙色衣物能防紫外线,这属于色彩的物理效应范畴;医院病房通常使用绿色,因为绿色能让病人心理平静,情绪稳定,这是基于色彩的心理效应的范畴。色彩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它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色彩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室内装饰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00.
本研究探讨恐惧管理理论对道德五种基本准则以及道德判断的影响。85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与控制组。全部被试首先完成道德五基准问卷。实验组被试接受死亡凸显提示后观看短片并完成一系列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控制组接受一般负性事件提示。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直觉而非理性判断,并且死亡凸显对道德直觉判断的影响受到厌恶情绪的中介作用。同时,当故事情节发生转换时,实验组被试倾向于作出与原有道德直觉规范相一致的道德判断。本研究从恐惧管理理论出发,为道德判断的情理之争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