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12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权力与经济是分析当代医学化现象的两个重要维度。医学不只是一种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权力规范和经济活动,伊里奇和福柯都对此展开了分析,但是两者的方式与对策有所不同。伊里奇将医学化视为一种文化异化现象,并提出了一种文化主义的消除策略,福柯则将医学化视为权力体系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生命政治批判的反抗策略。两者的解决方案都具有局限性,但两者所开启的权力与经济批判以及对个体自主性的强调,有助于理解当代社会医学化的复杂性,也有助于将医学化批判置于整个社会危机的哲学反思之中。

  相似文献   
982.
李耀全 《天风》1998,(12):13-14
基督教信仰强调生命和生活的合一。家庭,不仅是信徒展示属天生命的地方,更是操练并学习相关灵性功课的课堂,这里既散发着天国花香芬芳,也是老我旧人钉十字架之各各他,需要我们既能欣赏又能顺服,从而走上蒙福之路。  相似文献   
983.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事化"(Versachlichung)((1))作为社会交往关系中一种必要的对"人格"的错认,其积极目的指向"人格"的真正实现,但在复杂的现实境况中,"事化"作为必要的历史奠基却并不意味着主体性的必然建构。"事化"对主体性建构进行积极奠基的同时也造成对个体人格的"物化",此间张力促使我们进一步追问"事化"之于主体性建构的现实担保问题。中国哲学具有本源性意义的"事",是传统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主要方式,阳明心学在对程朱理学"格物"何以担保"成己"的质疑与应对中,尤突出了"事"的内在性特质,为反思上述现代性问题提供了文明论启示。基于不同文明和历史的背景,历史唯物主义之"事化"与阳明心学之"事"有内涵上的巨大差异,但就"事化"或"事"作为主体性建构或"成己"的根本机制而言,二者又思考着"同一个问题",心学尤其自觉追问了"成己"的现实担保问题,为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探索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涵及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984.
杨大春 《哲学研究》2021,(5):109-118+128
笛卡尔哲学开启了早期现代性,柏格森哲学和梅洛-庞蒂哲学归属于后期现代性,福柯哲学展示了当代性。在两位后期现代哲学家那里,前者通过抵制时间的空间化既延续又超越了早期现代的时间思维模式,后者则由于承认时间的空间化在不放弃现代时间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开启了当代空间思维模式。当代性/同时代性和同时性差不多是同义的,它们都与时间中的现在维度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时间的空间化。我们很自然地从柏格森对同时性的排斥进展到梅洛-庞蒂对它的部分认可,进而通达福柯对它的完全认同,并最终明白现代性的时间思维模式转换为当代性的空间思维模式的学理机制。  相似文献   
985.
986.
工作重塑实质上是一种情境性的主动性行为。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首先系统归纳工作重塑与社会情境因素之间关系的4种研究视角,即社会情境是工作重塑的目标、社会情境因素是工作重塑的组成部分、社会情境因素影响工作重塑、社会情境因素为工作重塑设立边界条件。此外,梳理并讨论社会情境因素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以及社会情境因素与个体特征的交互对于工作重塑的影响、工作重塑在特定情境中的有效性两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变量的研究现状对嵌入于社会情境的工作重塑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包括探索工作重塑对他人的影响、探索团队工作重塑驱动个体工作重塑的多重路径、探索社会情境影响工作重塑的内在机制、探索社会情境与个体特征的交互如何影响工作重塑,以及探讨基于中国社会情境的工作重塑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7.
陈娟  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96-904
时间人格是个体对时间情境稳定的适应倾向及能力特征, 其主要功能是适应时间情境并影响身心健康。已有的研究从时间洞察力、时间定向、时间管理、时间紧迫感、拖延性等方面对时间人格进行了探讨, 最近的研究则转向构建综合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本文针对时间概念、时间人格概念和研究范式的争论, 提出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完善时间人格结构模型, 加强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补充过程研究、质性研究和跨文化研究, 并在进化论、文化学和脑科学方面获取支持。  相似文献   
988.
风险情景中不同成就动机者的冒险行为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晓非  周俊哲  王丽 《心理学报》2004,36(6):744-749
采用计算机模拟和问卷的方法,研究不同成就动机的个体在动态情境下的冒险行为。结合成就动机的静态与动态理论,考察具有不同程度的成就动机个体在动态环境中的行为差异。结果发现,在动态情境的初期,可以看到不同成就动机的被试有稳定的偏好: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偏爱中等难度的任务,成就动机低的个体偏爱较易或者是较难难度的任务;随着行为的动态进行,个体的冒险行为呈现出与静态情境中不同的规律性: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初期选择的中等难度的基础上逐渐选择更难的任务;成就动机低的个体在初期选择较易难度任务的基础上也逐渐选择更难的任务;相对于成就动机低的个体,成就动机高的个体会更慢地选择难度高的任务;高成就动机个体出现非典型转换次数显著低于低成就动机的个体。  相似文献   
989.
盖光 《管子学刊》2012,(2):44-49
“穷神知化”包蕴自然天地的“化”与“变”,亦呈现生命活动及“生生”运演的“化”与“变”.其中的“神”既有自然天地之德性内蕴的“神”性,也有人悟解生命实在与精神、德性品质及审美体验所蕴积的“神”性,并通过人的活动(社会、道德及艺术审美)的现实化、对象化而转化不断放射、放大.“穷神”亦呈现由理性的体认去穷究感性、现实事物及生命存在的本根,深测“大化”运行及内外转换的生态轨迹;“知化”也表征着人们通过感悟生命而润化生命,进而品味、悟解审美与艺术生态之妙的机理.中国古代艺术与审美中的“神”也经由自然生态之“神”、生命之“神”向人转化,通向人的精神之“神”,以凝化、结晶而成就艺术之“神性”.  相似文献   
990.
根据社会学关于主文化的理论观点,可以将主义化细分为主导文化、主体文化、主流文化.回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主文化在三个维度上一直处在消长与变革之中,并由此使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呈现出相应的演变历程.针对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碎片化"的态势,要大力建设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标志的主文化,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尊重差异、包客多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