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意外考试悖论,指出了以往解决方案的不足,给出了一种新的方案。根据这个新方案,考试悖论的推理中使用了倒推法和弱下策反复剔除法。本文接着讨论了这些博弈推理方法的不足。然后把这个新的博弈方案用到卡片悖论和方格悖论这些考试悖论的变种里。最后指出,在考试悖论里,比起倒推法,弱下策剔除法是引起悖论的更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高秉江 《现代哲学》2002,(2):107-112
现象学的先验转向是由意义自在转向先验主体,由完全悬置自我到复归主体,这一方面是由于观念自在论的种种困难所促成,另一方面主体主义哲学惟有通过先验转向才能克服其主观性悖论,先验观念论是主体主义哲学最后和最高的形式,而这种最高形式中也隐藏着先验主体的一些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3.
宋朋超 《美与时代》2014,(7):110-110
行为艺术在中国一直游走在社会及艺术的边缘,艰难地前行。“八九现代艺术大展”是中国现代艺术的谢幕礼,而行为艺术是此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吴山专在这里做了一桩“大生意”,既延续其一贯的创作风格,亦旨在反抗美术馆体制、美术理论家的“霸权”、商业化对艺术领域的渗透。作品意义在生效之时,产生了双重悖论,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德福悖论现象一直是道德生活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为历代思想家所关注。在市场经济时代,“好人”虽不再是一个不言“利”的主体,但他能否“一生平安”,德福之间能否统一,关键在于“好人”是否处于一个“有道”或公正的社会制度里。  相似文献   
15.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16.
从混沌角度浅谈凋亡悖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细胞凋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愈加深入,新的发现对传统凋亡机制及观念提出了挑战,凋亡悖论应运而生。凋亡悖论的提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哲学问题,表明需要对当前科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方法和线性思维方式进行深刻反思,这提示对于生命现象这类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混沌思维。  相似文献   
17.
"道德悖论"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外学界数十年来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外学界在"道德悖论"的指称对象、解决路径和研究价值等方面持有共识,但在研究风格和志趣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偏重"道德悖论"的现象揭示及其内在结构的逻辑分析,而国内学者更关注"道德悖论"的内涵界定、矛盾性质和类型特征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专业或私人情境中, 人们经常需要整合不同的意见来判断某一观点的对错。当观点的形式类似于将多个论点组合而成的逻辑公式(使用“且”、“或”等逻辑连接词)时, 容易产生教条悖论(doctrinal paradox)。即, 虽然整体意见支持该观点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但是分析这些整体意见中所包含的各个论点, 却会得到相反的结论。教条悖论是判断整合研究中关注的重要问题, 已在各科学领域引发大量的规范性研究。行为心理学家需在这个重要问题上开展系统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教条悖论及其过往研究, 总结已有的行为数据, 并指出未来行为研究的方向和视角。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rpretation of Gongsun Long's white horse paradox. The Chinese sentence he uses to state his main thesis (Bai ma fei ma) has two potential readings: (a) The white horses are not horses. (b) The white horses are not the horses Although (a) gives the usual and correct reading of the sentence,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 Gongsun Long takes it to state (b). He gives good arguments for (b) while taking them to establish (a) as well, for he fail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theses. In presenting this interpretation, the paper gives an account of the function of numeral classifiers and discusses the semantics of count nouns in languages with no grammatical number system, including classical Chinese and classifier languages (e.g., contemporary Chinese).  相似文献   
20.
非直谓现象普遍存在于许多领域中。在数学中,对集合的最小元的定义是非直谓的。在逻辑中,罗素悖论的产生是由于允许非直谓地定义一个集合,即“所有不包含它自身的集合的集合”。莱布尼兹对“同一性”的定义——“a与b是相同实体当且仅当对所有性质f,如果f(a)则f(b),反之亦然”——是非直谓的。罗素构造分歧类型论的动机不是来自形式系统的悖论,而是来自日常语言中的悖论。本文的目标是构造一文化景观命题逻辑来刻画关于特定的非直谓语句的推理。一个非直谓语句的表达预设了一个语句集,一个典型的非直谓语句是“拿破仑具备一名伟人将军的所有德性”(罗素的例子)。本文所关注的是“一阶”非直谓语句,即仅预设直谓语句集的非直谓语句。非直谓语句的一个性质是:一个非直谓语句等价于它所预设的语句集中的成员(可能无穷)的合取。这一性质需要在要构造的逻辑系统的句法中被表达出来,而针对此本文所采用的手段是在命题逻辑系统的符号中加入“命题量词”,也就是说本文要构造一个量化命题逻辑系统。在形式化部分,本文给出了这个逻辑的句法、语义、希尔伯特公理系统和它的完全性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