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96篇
  38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图片新闻     
《中国穆斯林》2012,(4):2+73-74,76,77
  相似文献   
82.
为神作见证     
颜敏 《天风》2002,(4):12-13
在先知以利沙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亚兰王的元帅乃缦因生了大麻风病,医治无门,故听从了一个小婢女的意见,准备去亚兰国的附庸国——以色列国求医。为此,亚兰国王特别写信给以色列国王,命令以色列国王医治乃缦。当以色列国王一看到信,因为知道这种病根本无法医治,在当时是绝症,所以极其恐惧,撕裂衣服,害怕亚兰国因此找藉口而攻击他。就在这个情形之下,先知以利沙站出来说话:  相似文献   
83.
中和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未发之中"和"思虑未萌时功夫"。宋儒将"未发"与"中"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所以在解释"未发是中,而已发却有不和"、"喜怒哀乐未发时是否是中"等问题上面临困境。阳明以"良知即是未发之中"明确未发已发体用不离。他通过对"未发"与"中"的解析,指出"常人未发之中未能全得",解释了"未发是中,而已发却有不和"的现象;通过对"戒慎恐惧亦是念"的诠释,不但消除了以时间先后论未发已发的可能,而且从本体、发用、功夫三方面,较为圆满地解释了"何思何虑"与"戒慎恐惧"的统一性。他论证了"未发之中"即在已发中,本体之"寂"未尝离"感",对部分儒家修行者欲以无念为功夫求"未发之中"的错误进行了剖析和校正。阳明对中和问题的讨论可视为对明道《定性书》的发挥与展开,其于概念之分疏,功夫之辩证,对整个宋明儒学义理系统的完善无疑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4.
死亡提醒效应是指由于死亡提醒而引起的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对死亡提醒效应的测量主要考察死亡提醒后,被试在世界观防御或自尊寻求上的反应。死亡提醒效应在健康、消费、司法、政治及和平领域均有所体现,并对现实生活富有启示作用。未来研究应细化世界观的概念,并借鉴本土文化中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85.
陈伟  林小裔  李俊娇  张文曦  孙楠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21,53(10):1082-1093
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提取消退范式能够有效地削弱非适应性恐惧记忆。性别差异是个体差异性研究的关键变量, 但在提取消退范式的研究中仍然比较少见关于性别差异的探索。因此本研究以立体几何图形作为条件刺激, 腕部电击作为非条件刺激, 皮肤电反应为恐惧反应指标, 探究提取消退范式在恐惧消退效果上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表明, 在恐惧自发恢复测试中, 提取消退范式的所有被试都成功抑制了恐惧复发, 但恐惧重建测试中只有女性被试抑制了恐惧复发。这说明, 提取消退范式在抑制恐惧自发恢复方面效果显著, 在恐惧重建上女性的消退效果显著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6.
中学生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03,26(1):107-110
运用成就动机问卷与投射测验研究了454名中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功恐惧,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学校类型差异,重点中学学生的成就动机显著强于普通中学学生。男生和女生均存在着成功恐惧,其恐惧主要与学业、人际关系、家庭和事业有关。被试在女主人公身上投射出更多的成功恐惧。中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避免失败的动机与成功恐惧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87.
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语种的研究都发现获得年龄是影响图片命名和词汇命名的重要因素。该研究对汉语图片命名中获得年龄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让20名大学生对187幅选自Snodgrass和Vanderwart图片集的线条画的名称的获得年龄进行了评定;第二部分以该187幅图片为刺激,30名大学生被试对图片进行命名反应。以命名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多重回归分析,发现除了名称一致性和概念熟悉性,获得年龄是图片命名反应时的主要预测指标,并没有发现词频的效应。文章对此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蔡昱 《道德与文明》2021,(4):129-141
"思维与实践如何联接"是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揭示出了它在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上的问题,并且表明"超越生存性恐惧"是联接思维与实践,即使得道德得以现实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之问题式是"道德如何现实化",它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以其彻底的实践哲学超越了康德而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他着重讨论了与"道德现实化的外在条件"相关的问题.从生存性恐惧出发来继承与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这是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有效路径.同时,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性恐惧出发的道德教育,才是摆脱了道德说教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9.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0.
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个体经历严重应激后形成的一种焦虑障碍,对其治疗的关键是消退由创伤应激导致的条件性恐惧记忆,但目前最有效的暴露疗法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抑制患者恐惧记忆的表达.对条件性恐惧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情绪性增强效应、恐惧记忆二级条件化与再巩固、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不足等均能够阻碍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针对这几个方面可以探索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