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48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宏如  沈烈敏 《心理科学》2003,26(2):377-378
1 前言气质是一个人固有的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早期曾有学者调查发现大学生气质特点的掩蔽、改造、发展明显地带有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烙印。元认知是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知识的能力 (Flavell,1976) ,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气质的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气质影响着个体的认知方式 ,气质在稳定性、向性等动力方面的自然特征对人们认知策略、自我监控和自我意识有直接作用 ,所以 ,气质肯定会对元认知的影响很大。有学者把气质看作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992.
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年受挫折时的心理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挫折的基本因素,提出了青年战胜挫折的基本途径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993.
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荀子所谓“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在荀学的观念体系中,与孟子所言之“性”相对应的观念并不是“性”,而是所谓的“伪”。也即是说,在荀子这里,具有“人之所以为人”之内涵与规定的概念是“伪”而不是“性”。所以虽然荀子有“人之性恶”的说法,但若从“伪”的角度说,荀子其实是个“性善论”者。  相似文献   
994.
白才儒 《宗教学研究》2003,1(4):114-119
《庄子》是在人类理性精神发生质的飞跃的大背景下,对春秋战国的全面社会危机进行理性批判,揭示出这种危机背后的深层生态内涵;《庄子》深层生态思想的形成是通过从感性到理性再转向非理性的无意识状态的两次认识飞跃来实现的;道和性是《庄子》生态宇宙观的两个重要基石,万物平等、保性重生等生态思想和伦理规范都是从其中演绎出来的。从《庄子》深层生态思想整体看,道是本根,无为即道的根本存在方式是核心,性是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995.
禅门公案的性质、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案是禅师获得禅悟体验的成功的典范文献记录。禅门公案具有经典性与权威性。公案成为禅宗思想与实践在历史发展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后世参禅者正是通过公案才得知正法所在 ,才获得了修行实践的目的性与规定性 ,禅的真髓与方法也由此而得以展示与传达。一方面公案成为启悟学人 ,传达禅的真理的方法 ;另一方面公案成为一种勘验、衡量禅悟的正确性 ,禅悟的有无、深浅的标准、尺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圣经》中的性是个敏感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性的联系意识、性的创造功能和性的快乐原则三方面来论述《圣经》中的性道德观 ,并说明除了世俗的快乐意义之外 ,上帝的性观念更有其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郭象是以其《庄子注》流芳于世的。魏晋时期,庄学大盛,不仅谈者云起,且注家星布。于诸家注释之中,郭象特会庄生之旨,不仅对《庄子》之篇目进行分并改隶,厘析编定,而且对其义理也适应时代和学术发展的要求予以阐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性分”观念是郭象在注释《庄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思想主张,集中反映了郭象理论体系的某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嵇康哲学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嵇康理论体系中,元一阴阳五行之气是构成万物的质料,而不能决定事物之"性",也不是事物之"理"的生成者.事物自身固有的自然本性,决定了其运动规律"理".透过现象(形),辨析事物性质(名实)和规律(理)的"形名"学,不仅是嵇康最重要的学术方法,而且反映了其哲学以事物"自然之性"为本的理论特点,这也是魏晋玄学本体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humout)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本通过对西部地区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理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恐惧感,是指人遇到危险或回想经历过的危险时所产生的胆怯、惧怕情绪。军人的恐惧感具有四个特征;培养正确的信念、进行情境的模拟训练,增强。理承受力等是解除军人在战场上的恐惧感,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