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机制处于不断嬗变的过程,CHF的药物治疗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β-受体阻滞剂在CHF的治疗策略中,经历了从禁用到必用的过程,成为了CHF药物治疗的重大突破。大量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不仅能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能明显改善左室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β-受体阻滞剂在CHF治疗中地位的变化,体现了哲学发展观与疾病的治疗以及药物应用的紧密联系,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也体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本文将β-受体阻滞剂治疗CHF的新旧观念进行阐述、比较,对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用药进行介绍,并对其发展空间进行展望。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有能力从长远的角度控制疾病。  相似文献   
62.
临盘床中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同男性相比,其平均静息心率快,QT间期长,QRS波群时间短,QRS电压低。女性有更高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右室特发性室速和长QT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率。而男性房室传导阻滞、颈动脉窦综合征、房颤、旁路导致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室颤、猝死、Brugada综合征和触发型室速的发生率高。这些差异有的与心律失常伴发的器质性心脏病男女发生率不同有关,另外性激素对离子通道的功能、表达的影响以及自主神经张力的差异在这些差异的产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了解这些差异对女性心律失常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3.
冠心病的治疗包括三个层面:血管重建治疗解决局部狭窄;改善生活方式是基础;全面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核心。而β受体阻滞剂又是重要的一线治疗药物,不仅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还能有效预防、缓解心绞痛发生,改善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降低心肌再梗死率,降低心性猝死和病死率。临床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机和剂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4.
全身性感染是由感染所致的临床综合征,Toll样受体(TLR)导致的体内信号传导,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以及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机体对病原体清除效率降低。因此,阻断TLR传导通路可能会抑制全身性感染发生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5.
观察鼻咽癌黏膜上皮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受体血管生长因子1(VEGFR1),肿瘤坏死生长因子受体蛋白55(P55)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鼻咽癌发病及进展中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鼻咽癌和60例正常鼻黏膜上皮组织VEGF、TNF-α及VEGFR1、P55表达情况,分析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结果显示鼻咽癌黏膜上皮的VEGF、TNF-α、VEGFR1、P55表达高于正常鼻黏膜上皮.因此VEGF、TNF-α及其受体VEGFR1、P55在鼻咽癌黏膜上皮中过度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病及疾病进展,对于鼻咽癌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种负性肌力药物,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于近几十年中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由禁忌药转变为指南推荐的重要药.β受体阻滞剂引发了人们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重新思考,使人们对疾病及其治疗有了更新更全面的认识,这其中体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间的紧密联系,提示我们运用哲学原理可以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7.
瘦素是肥胖肥胖基因编码的产物,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增加细胞侵袭性、促进血管形成和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证实,Leptin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形成.本文综述了瘦素及其受体在消化道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8.
回顾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3 383例,筛选出符合IMPC为实验组,同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为对照组.结果显示,本组IMPC 167例,占同期乳腺癌4.94%,年龄29岁~80岁,中位年龄54岁.淋巴结转移者共135例,占80.8%,淋巴结转移数目≥4个共105例,占62.9%,HER2阳性率58.7%,与ID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PC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生物学行为.应与其他类型肿瘤进行鉴别,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9.
骨质疏松症和细胞因子关系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的改变和雌激素减少是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启动因素,造成骨的代谢紊乱,致使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出现骨重建平衡失调与骨转换加快。细胞因子的提出使骨质疏松症防治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提出了骨质疏松症防治新策略,对细胞因子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的认识,体现了循证医学的思想和创新思维的启动。  相似文献   
70.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的有前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介绍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代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历程,说明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相辅相成,只有将循证医学和个体化治疗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临床肿瘤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