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当代伦理学的新发展:女性主义伦理学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女性主义伦理学是当代伦理学中反主流规范伦理学中的一支。它将女性身份作为反思西方社会生活的一个符号代码,试图以性别分析方法剖析伦理学领域内性别权力的运作,以结束使女性受压迫的伦理意识和谋划,达到更合理的对伦理道德的理解。同时它批判了规范伦理学的普遍主义理论体系与论证方式,质疑了主流伦理理论的基本预设与价值建构。女性主义伦理学探究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过程,当代伦理学多元化发展的潮流中,女性主义的探究为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相似文献   
232.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类的生产活动包括两种: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种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即种族的繁衍。这两种生产活动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是人类从事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也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真正起点。在两种生产中,已经潜在地包含着一切社会关系的可  相似文献   
233.
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现状调查表》,对3121名大、中学生的形体烦恼、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和容貌烦恼等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1)22.3%青少年存在体像烦恼,且女性高于男性;(2)44.0%青少年肥胖指数异常,其中偏瘦的为33.7%,偏胖的为10.3%,前者男性高于女性,后者女性高于男性;(3)7.6%的学生存在形体烦恼,且女性多于男性;(4)8.9%的学生存在性别烦恼,且女性多于男性;(5)5.2%学生存在性器官烦恼,且男性多于女性;(6)5.1%学生存在容貌烦恼,男女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4.
两个实验考查了年龄和性别群体中是否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以及熟悉性对该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龄群体中存在明显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彼此不够熟悉有关;2.性别群体中不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这与青年男女群体彼此较为熟悉有关。  相似文献   
235.
心理理论社会知觉成分与语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晓爽  苏彦捷 《心理科学》2003,26(5):930-931
1 引言  Premack等人在 1978年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到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的概念。说一个个体有心理理论 ,意思是个体可以将心理状态归向自己和他人。人们一般认为心理理论有一定的先天生理基础 ,是不同于其他认知能力的特定认知领域 (domainspecific)。Tager-Flusberg&Sullivan(2 0 0 0 )从主体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首次提出了一个心理理论模型 ,认为心理理论包括两个成分 :社会知觉成分和社会认知成分。社会知觉成分属于人的知觉范畴 ,包括区分人和客体、对人们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所反映的心理状态进行在线的迅速的判断 ,这可…  相似文献   
236.
当代中学生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来自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山东、安徽、福建等7省市的958名初三至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价值取向的测量,并对中学生价值取向在性别、年级和生存状态等因素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在重视正义公理和社会规范的同时,也重视对个人品德的要求和自我各项的发展;2.不同亚群体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7.
一位母亲急匆匆走进咨询室,满脸悲伤地说:“医生!你要救救我的女儿呀,要不然,她这辈子可就要毁啦!”我听得一头雾水,忙递给她一杯水劝她慢慢说。“我女儿过去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可是最近却不知什么缘故成绩突然下降。经过观察,我发现她与同桌的思思整天形影不离,连上课也是埋头在一起说悄悄话。前一  相似文献   
238.
人类情绪无疑有强度的差异。然而, 长期以来人类情绪强度的易感性未能引起足够关注。通过系统操纵刺激材料的效价强度, 作者及研究团队分别从情绪易感性本身, 情绪影响高级认知, 以及个体差异三个层次系统探讨了人类对情绪事件效价强度的易感性及其神经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正性刺激, 人类对负性刺激的效价强度更敏感, 这一效应可能跟右侧海马/杏仁核的警觉功能有关联。2)、与上述结果相一致, 不同效价强度的负性情绪对新异性加工、目标觉察、执行控制等高级认知过程具有显著不同的影响。3)、人类情绪强度的易感性具有显著个体差异:相比男性, 女性对轻度负性情绪事件易感性更强。相比中向人群, 外倾人群对愉悦刺激的情绪易感性更强, 而对轻度负性事件的情绪易感性更弱。  相似文献   
239.
韩春慧  李鹏  冯廷勇  李红 《心理科学》2012,35(6):1435-1439
人际好奇是指渴望获得新异、未知的关于他人的信息,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一个两人共同完成的赌博任务考察了个体当前状况及性别等因素对人际好奇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被试当前状况最佳即赢钱最多时,更倾向于去观看对方的结果;在不需付代价就可观看对方结果时,女性被试的人际好奇显著强于男性被试,而在需要付出代价时男女性被试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当个体处于优势地位时,相对于处于劣势的人其人际好奇更强烈;女性比男性的人际好奇更强烈,但在满足人际好奇的过程中却会因需要付出一定代价而减少探究行为。  相似文献   
240.
吴彬星  张智君  孙雨生 《心理学报》2015,47(10):1201-1212
对于面孔性别与表情的关系, 目前的理论尚不完善。而众多研究证据表明, 面孔熟悉度与面孔性别及表情的加工均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基于Garner范式考察了在不同面孔熟悉度下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关系。共包括4项实验:实验1, 面孔刺激的身份陌生且不重复, 刺激在Garner范式的控制组和正交组中均仅呈现一次, 面孔熟悉度低; 实验2, 除面孔刺激的身份重复外, 其余均同实验1, 面孔熟悉度中等; 实验3, 面孔刺激的身份陌生且不重复, 但分别在控制组和正交组中重复呈现多次, 面孔熟悉度高; 实验4, 通过面孔学习增加面孔的熟悉度, 以直接验证面孔熟悉度的增加对面孔性别与表情相互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陌生面孔, 表情单向影响面孔性别的加工; 随着面孔熟悉度的增加, 面孔性别与表情之间出现双向的影响。因此, 面孔熟悉度对面孔性别与表情的相互影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