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国际合作是构筑世界和平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国际政治的核心议题。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国际合作是一种以达成利益分配为基准的获利性的交往行为,因而合作难以达成抑或充满变数。女性主义对国际合作有着特殊的认知和偏好,它试图融入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过程及其对国际政治现实的认知均彰显了强烈鲜明的合作观念。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批判并赋予国际合作以稳定性和牢固性。只有两种性别伦理的合作偏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2.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两种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考察了60名大学生被试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结果表明,大学生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刻板程度在性别、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在男女职业评价刻板印象上,男大学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刻板印象,女大学生的观念已有所改变。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刻板解释偏差测量这两种方法测量大学生的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被试的性别变量上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93.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孙连荣 《心理学报》2005,37(6):819-825
通过操纵注意方式、刻板印象的启动方式及被试的刻板化状态,探讨了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加工的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1)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加工是自动化加工和控制性加工共同作用的结果,刻板化启动引起更多的自动化加工,反刻板化启动引起更多的控制性加工;(2)注意方式影响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控制性加工而不影响其自动化加工,集中注意时控制性加工的贡献最大;(3)对于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化信息,刻板化程度高的人具有更严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4.
采用玩具选择任务,通过对角色性别刻板玩具偏好的描述,考察3-9岁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状况,及外部信息对儿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1)儿童在玩具选择中表现出的性剐刻板印象在4.5岁显著增强,在7~9岁趋于稳定;(2)男孩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先于女孩;(3)学龄前期儿童对不舍性别刻板信息的女性角色最不刻板,性别刻板信息会显著增加女孩对异性角色的刺板程度,而男孩则对自身的玩具选择最为刺板:(4)5-6岁时,儿童对自身玩具选择的性别刻板要求显著增强。总的来说,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受到内部认知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95.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的被试在善良人格维度上的特点。1276名被试在中国人人格量表(QZVS)的善良维度上的分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年龄、职业和婚姻状况差异,其中尤以性别和年龄的影响最大,年龄和职业的交互作用明显,而且婚姻状况会明显影响个体1的重感情倾向。文中还讨论了善良人格维度差异的意义以及将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6.
乐观、悲观倾向与抑郁的关系及压力、性别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陶沙 《心理学报》2006,38(6):886-901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334名大学生的乐观、悲观两种一般结果期待倾向与其抑郁感受的关系,以及压力水平和性别的可能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乐观倾向、悲观倾向既显著相关又存在相对独立性,二者对于抑郁的作用在强度上有所不同。其中,悲观倾向对于抑郁变异的独立贡献率较高。(2)压力水平是认知倾向与抑郁关系的显著调节因素,主要作用表现为随着压力水平的增高,乐观倾向的保护意义具有增强的趋势。(3)性别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悲观倾向对于男性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作用更强。特别是在控制压力水平的情况下,性别对于悲观倾向和抑郁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7.
《学海》2019,(5)
性别研究的核心概念"gender"在女性主义思想中被赋予重要的政治意涵,并形成了sex/gender对立的研究模式,这使得早期性别研究在强调gender具有社会性的同时忽视了身体与性的因素。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朱迪斯·巴特勒通过消除sex的自然性,破解了sex/gender的二元对立,从物质化的角度刻画了二者之间的实际联系,进而描述gender的运作逻辑,以揭示其与sexuality的复杂关系,阐明其维持异性恋霸权基型的社会功能,对此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改造。  相似文献   
98.
善意性别偏见因持有者的主观好意往往难以被识别为偏见, 但会通过限制女性的角色形象和将其置于弱者地位从而巩固性别不平等的状况。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发现, 善意性别偏见从家庭教育、婚恋角色分工和职场竞争等方面挤压女性的生涯发展空间; 相比来自他人态度的直接作用, 这些消极影响更多通过女性对善意性别偏见的自我内化来实现。针对这一作用机制, 研究者们从女性感知和应对善意性别偏见的个体心理层面提出了多种理论解释。我们认为, 从女性主义心理学视角审视善意性别偏见的相关研究, 如何秉持研究立场的客观性和价值观的中立性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女性主义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发展也对性别偏见的研究趋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9.
由于体内受精,父亲面临着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的风险,亲子间面孔相似性是辨别父亲身份的一个常用的有效线索,因此,父亲往往依据亲子间面孔相似性程度调整着亲子投资。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男轻女,因此,父子间面孔相似性比父女间面孔相似性对父亲的亲子投资的预测效应更强。本研究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测量了212名中学生感知到亲子间面孔相似性、亲子虐待以及人口学变量。结果表明:(1)感知到的亲子间面孔相似性与亲子虐待中的精神虐待存在显著的相关,与身体虐待的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父母的性别显著地调节着感知到亲子间面孔相似性对精神虐待的预测,具体而言, 父子(女)间面孔相似性显著地预测父亲的精神虐待,而母子(女)间面孔相似性对母亲精神虐待的预测没有达到显著水平;(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子女的性别显著地调节着感知到父子(女)间面孔相似性对父亲精神虐待的影响,具体而言,父子间面孔相似性显著地预测父亲对儿子的精神虐待,但父女间面孔相似性对父亲对女儿的精神虐待的预测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支持并拓展了父亲身份不确定性假设。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问卷法对52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支持、自我效能感两两均显著正相关;女生的家庭支持显著高于男生,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2)家庭支持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3)该中介作用受到性别因素的调节,较之男生,女生的家庭支持受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