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州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党校和部分高校的60余名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就什么是政治伦理学、政治伦理的功能、中国政治伦理的建构、政治伦理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青年时期 ,是人的思想和道德的重要发展时期。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和青年的特点对其施加系统的思想道德影响 ,引导青年进行思想和道德的修养 ,从而开启青年的良智 ,促进青年的思想道德进步 ,这是摆在思想道德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一书是对这一课题进行积极探索的成果 ,是开启当代青年“良知”的好书。《修养》一书是中共湖南省委高校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两课”)系列统编教材中标项目之一的最终成果。这是一本由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唐凯麟教授、杨君武教授、王…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教育效果偏低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仍然偏低。究其原因,不仅由于思想道德教育社会环境存在着严峻的挑战,而且还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出现误区,思想道德教育走上知识化,思想道德教育过于形式化,思想道德示范的相对薄弱,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相对弱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14日~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韩国、美国的8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近七十篇。会议围绕“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及道德建构”这一研究主题,采取主题报告、小组自由讨论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与探讨。与会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诚信友爱和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道德力量的支撑和引导。会议的主题属于全党、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重大…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努力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各民族青少年中加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教育的有关精神,1999年教育部、国家民委下发《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在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此项活动的开展。作为各地民族中小学,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应该以更积极的姿态,更饱满的热情,更主动的精神,深入持久地开展好这一  相似文献   
17.
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素质不仅是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而且对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心理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心理素质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归宿之一。本文拟就心理素质的结构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教学互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了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反映了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有当代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课程核心内容的探讨与思考,又有大学阶段的人际交往、心理调适、理想与成才、恋爱交友、竞争与合作等一般的人生课题。怎样使这些内容内化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真正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相似文献   
19.
普布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77-177
胡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叶圣陶曾指出“有诸己而后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教师肩负着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体育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它要求体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素质。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