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对4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感知环境不确定性对认知变化的影响,环境扫描行为的中介作用以及认知闭合需要与认知需要对两阶段中介模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感知环境不确定性能够正向预测认知变化水平,并且环境扫描行为的两个维度都起到中介作用;(2)认知闭合需要能够负向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两个阶段;(3)认知需要对环境扫描有直接正向作用,并且对关注程度的促进更大,但是负向调节扫描频率和认知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2.
人类胚胎伦理地位的道德两分法不具有合理性,应该从人类胚胎是“人的不完全态”着手分析他的发育连续性,并相应的考虑他的伦理地位。胚胎伦理学包含着内在的伦理悖论,所以道义论和效果论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考虑“人的不完全态”的连续统,提出了中庸主义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43.
廖中洪 《学海》2008,(3):137-143
法国1806年的<民事诉讼法典>,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事人主义的特征,而且也是在当事人主义程序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的.这些基本的程序理论是:"讼争一成不变理论"、"程序合同理论"和"程序所有权理论".从当事人主义程序理论历史发展的角度,追本溯源,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探讨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发展与变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44.
休谟的经验主义哲学观点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他认为理性的作用必须通过情感这一中介,“理性和判断由于推动或指导一种情感的确成为一种德性的间接原因。”休谟的同情为理解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变化提供了参照,本文试图用这种“情感传导”来说明心理治疗中的人格变化的实质,并发掘其对现存心理治疗缺陷的矫正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45.
言语学习引起的脑功能和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系统介绍了言语学习引起的脑功能和结构可塑性变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例如:第二语言的词汇——语义学习引起的脑功能变化主要受熟练程度的影响,而句法学习引起的脑功能变化主要受获得年龄的影响;实验室言语训练可以引起语言加工相关区域激活增强或减弱,以及出现新的激活区域;第二语言学习导致了左侧顶下皮层灰质密度增加。此外,文章还总结了言语学习的脑成像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范式,并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46.
区分度在面部表情与面孔身份识别交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亚珉  傅小兰 《心理学报》2007,39(2):191-200
已有研究表明,身份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较常见,但表情对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却很罕见。只有个别研究发现了表情对熟悉面孔身份识别的影响。最近有研究使用非常相似的模特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也发现了表情对身份识别的影响,并提出在以往研究中表情不影响身份识别是因为身份的区分度高于表情的区分度。本研究置疑表情区分度低于身份区分度的必然性,认为过去的研究使用静态表情图片,使得表情自然具有的强度变化线索缺失,才导致表情的区分度相对较低。本研究假设,当表情的强度变化线索得以体现时,表情的区分度就会提高,此时表情识别可能就不会受身份的影响。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设,证明表情与身份的区分度水平是决定二者识别交互模式的重要因素。表情身份识别之间的相互影响并不能完全证明这两者之间的独立加工关系。此外,研究结果也提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部分分离表情与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247.
曾守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7,30(3):543-546
对3~5岁儿童对与他人(而非自我)有关的互动性动作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学前儿童更多地将想象的动作错误地记忆为真实的动作,而不是相反——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性监测错误的不对称现象;虽然儿童总体的现实性监测能力在学前期得到了持续和稳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想象动作的现实性监测的发展上。这一结果对学前儿童目击者证词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48.
本研究通过分析任务态fMRI下相关脑区激活及功能连接的条件间差异以揭示CIEM神经基础并为心理模型更新及记忆提取失败假说提供更多证据。结果发现, 更正条件的推理分显著高于控制条件, 存在CIEM。编码阶段左颞中回在更正条件下的激活显著弱于控制条件, 提取阶段更正条件下额中回及前扣带回激活更弱、额中回与中央前回的功能连接更强。结果提示上述脑区可能参与了CIEM的形成, 并从神经层面提供了心理模型更新和记忆提取失败假说可能解释了CIEM形成的不同阶段的证据。  相似文献   
249.
随着计算机测验使用的普及化,被试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上的作答反应时的获取也越发便利。为了充分利用项目反应时信息,单维与多维的反应时模型相继被提出。然后,在项目间多维反应时数据中,潜在特质速度之间可能存在共同关系(比如,层阶关系),此时现有的反应时模型并不能适用。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高阶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在模拟研究中,高阶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与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的各参数都能被准确估计。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三组测验项目的反应时数据中,双因子对数正态反应时模型表现出更为优秀的拟合效果,同时基于多个统计量说明了局部与全局潜在特质速度同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项目间多维测验反应时数据分析中,非常有必要考虑多维潜在特质速度之间的共同效应。  相似文献   
250.
曾春莲 《现代哲学》2011,(1):99-103
目前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解决生态危机有三种方法:(1)尝试逐个解决各种具体危机;(2)从理论上对技术和晚期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3)根本改变理解和看待自然的范式。量子力学和混沌理论等当代科学理论对自然的描绘与中国传统哲学(老子)和中医有着意想不到的相似之处。"古老的未来"暗示科学领域的变化,加之这些古老智慧的"复活",合力可以成为局部实践活动的基础,假以时日能够重塑全球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