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普遍认为员工在职场中的真诚有助于该员工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本研究提出员工真诚对同事关系的影响很可能积极和消极并存, 其作用效果取决于员工与同事之间的共事时间。基于社会渗透理论并整合归因的文献, 本研究认为同事怀疑和同事信任是员工真诚影响同事关系的关键中介机制。为检验本研究理论模型假设, 采用轮询问卷法(round-robin survey)和实验法分别开展两个独立调研。结果发现:在共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 员工真诚会引发同事怀疑降低同事信任, 减少人际帮助并增加人际排斥。在共事时间较长的情况下, 员工真诚则有助于打消同事怀疑增加同事信任, 增多人际帮助并减少人际排斥。通过引入共事时间作为调节变量, 本研究发现员工真诚对同事关系的影响由消极转化为积极需要经过足够长时间的共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2.
张桔 《世界哲学》2015,(4):116-124
道德怀疑主义的回溯论证依赖于一个重要前提,即由“是”推出“应当”是逻辑上无效的,而道德自然主义者否认这个前提。马克·内尔森提出了两个反例来试图证明:“是”与“应当”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鸿沟;我们能够基于由“是”到“应当”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但是,对他的论证的考察表明,即使他的反例成功地证明“是”与“应当”问题的确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要么由于我们不能确证地相信那些作为前提的事实命题,要么由于我们的确证仍然依赖于某些隐藏的道德预设,因此,我们也不能够用类似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总之,道德自然主义对道德怀疑主义的批驳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53.
我们因相信而存在,但相信一般不能和理性相悖;或者说,我们相信什么需要得到确证或者需要拥有好的理由。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就明白写到:作为我们的义务,如果信念不能基于好的理由得到规范,它就不能赋予任何事物。所以,信念不能和理性相反。那么,何谓确证或者如何拥有好  相似文献   
54.
本文通过解读西塞罗的<学园派哲学>来解决西塞罗的哲学立场归属问题.笔者认为,西塞罗是一位学园派哲学家,但他的哲学立场在学园派的范围内发生过一些变化.他早年属于安提奥库斯式的学园派教条主义,而晚年则转向学园派怀疑主义,这种转向主要是在认识论范围内发生的.  相似文献   
55.
自从马克思·韦伯提出儒家文化无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以来 ,人们对儒家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看法一波三折 :本世纪初至 70年代 ,韦伯的这一观点风行一时 ,占据主导地位。 70年代末 ,儒家文化圈的经济腾飞使中外学者开始怀疑韦伯的观点 ;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亚地区 ,又有人将其原因归咎于亚洲价值观。儒家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究竟如何 ?这已成为我们常讲常新 ,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难题。马涛博士以新著《儒家传统与现代市场经济》 (复旦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3月 )对此作出了出色的回答。全书凡 2 2万字 ,切为 1 1章 ,分上下两篇 ,上篇为“…  相似文献   
56.
怀疑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能防止你做一些危害自己性命的事儿。比如,你百分之一百相信你能飞,但如果你从20层的大楼往下跳,相信你的信念会同你一起粉身碎骨。你有怀疑系统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你大脑里运行的软件以及你身体的其他部分都是4万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所以,要赶上4万年的进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相似文献   
57.
58.
报载一则短文:《在德国,不做贼也心虚》。大意是说,作者前两年在德国打工,租了一间房子。有一天,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他的门,说要到法国旅游一个月,请小伙子帮忙照看一下她养的热带鱼。说着就把房门的钥匙交给了他。  相似文献   
59.
摩尔用"我知道这是一只手"来反驳怀疑主义者对外在物理对象存在的怀疑,这在哲学史上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更加有趣的是维特根斯坦对这件事情的评论和处理,它们集中在维特根斯坦最后阶段的著作——《论确定性》中。维特根斯坦对摩尔反驳的前提、结论,以及摩尔与怀疑主义者的共同预设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澄清了人们在搞哲学的时候对"怀疑"和"知道"的误用,这和他希望把词语从形而上学的"使用"下降到日常使用的日常语言分析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60.
江威 《哲学动态》2023,(2):81-89
斯宾诺莎认为,笛卡尔普遍怀疑的产生及克服都取决于他所持的特定上帝观念;就清楚明晰的观念而言的真理标准和上帝存在之间的循环论证,也产生自笛卡尔未能恰切地认识上帝观念之优先性。只要我们有关于上帝的真观念,便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普遍怀疑,进而也不会有对其的所谓循环解答。也就是说,笛卡尔的真理标准是第一位的,神的观念是从属于这一真理标准的(尽管这个标准必须进一步被澄清)。因为该观念的优先性在于知识的内容,而非知识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斯宾诺莎看来,怀疑就其本性而言不可能作为方法;真正的方法论首先在于辨识真观念,因为唯有观念自身的力量可以揭示怀疑和确定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