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3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31.

近年来,医学史叙事的多元化探索正在逐渐成型。癔病,一个古老的疾病,如今已不再是研究热点。对癔病进行了多维的历史叙事,还原了19世纪癔病研究的热络情境,引出癔病命名的荒诞性,诊疗与干预的或然性,折射出精神分析学说的兴衰,透过当代影像叙事凸显了社会文化对癔病的重审,例举了它不同于传统的歇斯底里表现的新类型、新境遇,展现了叙事医学对于癔病本质认知的新视界,缘此揭示出疾病与疾苦、正常与异常等哲学范畴的永恒思辨。

  相似文献   
232.

社会医学化主要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身体的医学化,带来各种身体配件修复术;二是生活的医学化,导致大量“疾病制贩”。身体的医学化将原本的社会问题病理化、个人责任化,而健康问题的个人责任化又促进了身体的解家庭化。“疾病制贩”运动将有可能导致社会进入“无人健康、人人有病”的境地。对于社会医学化现象,在防止过度医学化的同时,应该改变“物化”的医患关系,把家长制医疗模式转变成民主制医疗模式:一是要适应权力向患者转移的趋势,二是要构建医患间平等关系,三是要满足患者情感慰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3.

疾病总是被医学话语提纯为普遍的知识理性,如何在疾病的表象背后找寻个别的生命现象成为一个难题。而女性主义艺术家周雯静却以“带病的身体”作为切入口,用艺术的方式言说医学科学中所忽略和掩盖的内容,深剖疾病现象中不可见的部分,思考“非正常”的身体。通过对女性经验的召唤,周雯静在艺术实践过程中使疾病不再被定位为朝向“死”的必然性,而是在疼痛的体验中回应如何更好地“生”的可能性,并在具体的处境中吁请着人们对生命与医学的共同敬重。

  相似文献   
234.
病毒性传染病的迅猛崛起,正式宣告了"后传染病时代"的终结.当今医学理论的高端化和滞后的临床治疗体系的严重不对称,导致了当代医学极为被动的局面.因此,应认真构建新的临床治疗体系,保证医学均衡发展.病毒与人的冲突,实质上是人自身制造的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全面审视病毒,从深层次上重新调整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在新的理性平台上放逐自己的善行,以与大自然实行根本的和解.  相似文献   
235.
颈动脉疾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1.3%~3.3%;有症状者,脑卒中的年发生率高达4%.积极地干预危险因素和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症状的患者,可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相似文献   
236.
心理应激与DNA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应激不仅能使人的行为特征发生变化,而且也能使人的生理状况发生改变,因此,被认为是某些身心疾病的诱因。在此过程中,DNA损害是心理应激造成的最终结果之一。有关DNA损害,虽然以往的研究者以人或动物为对象进行了一系列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的实验研究,但是,心理应激是如何造成DNA损害的过程还不清楚,具体的生理心理机制还未阐明。该文利用健康心理学提出的理论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心理应激与DNA损害之间联系的可能的机制,强调了氧化应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为临床制订预防疾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37.
    
唐嘉麟 《天风》1996,(7):35-35
饮食进口,能维持生命。 空气入口,可协调气息。 营养进口,能增强体质。 细菌入口,会传染疾病。 病从口中入,祸从口中出。 口出金玉良言,助人受益匪浅。 口吐狂言恶语,伤人遭害无穷。 一言出口,可救人脱险境。 一语出口,能致人于死地。 安慰、帮助、教育均出于口。  相似文献   
238.
血吸虫病在湖北疫史久远.然而迟至1950年代后半期,湖北乡村方才掀起第一次大规模的血防运动.探讨大规模的防治运动以此为开端以及在农村地区开展的原因.通过考察党政系统、医疗界、普通民众等不同防治主体的具体作为,并结合相关时代背景对其进行深入检视,可见建国后政治力量的主导,血防与生产因缘相系,乡村社会新的权力格局与社会结构等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一场历史舞台上轰轰烈烈的人与疾病的较量.  相似文献   
239.
采用BODE评分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戒烟效果.248例吸烟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戒烟干预(即戒烟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观察结束时均给予肺功能检测、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mMRC)、测量身高和体重,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至1年观察结束时,戒烟组和对照组在BMI(26.70±3.74 vs.25.17±3.63)、FEV1%pred (50.29±12.54 vs.46.68±15.37)、mMRC(1.64±0.90 vs.2.53±1.07)、6MWD(306.84±27.71 vs.257.84士30.34)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组患者研究结束时除FEV1% pred之外,其余观察指标BMI(26.70±3.74 vs.23.11±3.51)、mMRC (1.64士0.90 vs.2.18士0.91)、6MWD(306.84±27.71 vs.281.15±32.40)与基线值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束时除BMI之外,其余观察指标FEV1% pred(46.68±15.37 vs.51.91±17.22)、mMRC(2.53士1.07 vs.2.01±0.97)、6MWD(257.84±309.34 vs.285.14±30.98)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COPD患者戒烟后其BODE评分系统中包括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和运动能力在内的各个因素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40.
探讨脑钠肽、内皮素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评估的意义.观察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经治疗转为稳定期的患者,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高压组(A组)3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B组)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16例.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肽、内皮素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脑钠肽、内皮素浓度明显升高,稳定期组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说明脑钠肽、内皮素浓度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其疗效及近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