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3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7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现代化与中国民族心理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社会现代化与民族心理的关系。从智力、气质、性格等方面阐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民族心理演变的趋势。现代化的进程可以促进民族心理演变,而民族心理又可以促进或阻碍现代化的进程。民族心理演化的总趋势是传统的民族心理中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成分不断减少,而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成分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2.
关于控制源研究的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峰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1):23-26
研究中国人的控制源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内—外控倾向的中外差异,中国人内—外控的心理结构,中国人内—外控的相关物)回顾了现有的关于中国人控制源的国内外研究。作者总结了这些研究结果,并指出必须对影响中国人内—外控的文化变量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研究控制源的心理及行为含义。  相似文献   
23.
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铁如 《心理科学》1993,16(1):57-59
一、研究背景性别心理差异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的兴趣。在研究的早期,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智力差于男性,但很快就被一些调查研究资料所否定了。于是一些人便转而认为男女在智力水平高低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只是在智力类别上有差异.例如,格林和爱丁1982年的研究表明,女孩的阅读、文学和音乐成绩较男孩好,而男孩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成绩较女孩好。到了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另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男女性没有不同的能力,但男女性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表现在诸如成功期望、失败归  相似文献   
24.
四卡问题的内容促进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张庆林  杨雄 《心理科学》1997,20(4):311-313,,310,
本研究设计了2种抽象材料和4种具体材料的四卡问题,对43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考察被试解决四卡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并检验命题内容对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卡问题十分困难,具体内容的四卡问题并不能产生促进效应,大学生的推理表现出“匹配偏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5.
成为一个人:罗杰斯的心理治疗理论要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武汉430079)刘建国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生(210097)郭永玉卡尔·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及其首创“当事人中心疗法”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26.
尘兰克尔的意义治疗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7.
先秦时期管理心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晓 《心理学报》1997,30(4):422-427
本文首次对我国先秦时期丰富的管理心理思想予以概论,涉及的方面有人性假设、管理策略、管理者的人格等。同时兼与西方现代有关管理心理思想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8.
学习困难初中生注意特性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0名LD初中生与对照组进行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转移、集中的测验比较。结果表明,LD学生的各项指标显着低于优等组学生,但无意注意和注意搜寻、稳定水平与中等组学生的差异不显着,表明注意转移、集中更能有效地鉴别LD学生与对照组;LD学生年龄越小,注意力的可塑性越大;初中生注意水平受学习能力制约极显着,受年龄制约不明显。测试分析表明,对LD学生注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神经心理、抑郁状态、认知冲突、学习行为、教养方式;讨论揭示,LD学生注意发展迟缓与其高级心理活动的脑部神经基础薄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9.
哈特曼在研究睡眠与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疆域的概念,认为心理疆域代表着人格的一个维度.本文全面介绍了哈氏关于睡眠与梦的研究成果及其心理疆域概念和理论,并对其理论与实践意义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30.
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的优势现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明  崔耀 《心理学报》1994,27(2):113-120
下述五个实验就汉语句子成分(包括句子的参与者及其动作)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句子先提述的参与者比后提述的参与者容易被提取,提述的次序对参与者的可提取性有明显影响。(2)先提述参与者的这种优势与句子呈现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3)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先提述参与者的易提取性与探测词呈现的延迟间隔有关。(4)在系列呈现的条件下,参与者以名词形式出现时,被试的反应速度较快,而参与者以名字的形式出现时,反应则较慢;在同时呈现的条件下这种差异基本消失。(5)句子参与者的行动(即句子的动词)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也有明显的影响,说明提述次序对句子成分的可提取性的影响,不只限于句子参与者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