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84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佩蒂特认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持有的各种态度构成自己的心灵。心灵通过各种能力进行言说,人们通过言说的心灵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人们的心灵言说不可或缺地包含这样一个过程:决定如何判断以及思考什么;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控制他们的思考;享受一个特别的认知意识;达成承诺和形成共同体;构建人格和自我;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承担责任。我们只有在人类社会学的基础上,回溯人类心理,才能理解这一过程。这也是有关"人类生活如何是一个语言交往的社会"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42.
揭蔽数字技术的伦理指向需要新的理论视域。间性论和弗卢瑟的思想可堪此任。数字技术会孕育间性情怀或者说使之复兴。数字技术所构成的环境如同"廓落"(khora),会重塑其中的所有事物。英国皇家植物园陈设的蜂巢这一艺术品可谓数字时代的一个神话性符号。间性心灵、虚拟性、数字二重体、控制与生成、现实的加速等观念能确定数字人文探索的基调。人类在面对未知的事物时对无知应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并即兴创造一个跟新的真实相称的生存陀螺仪。  相似文献   
43.
44.
徐陶 《哲学研究》2021,(1):119-127
心灵哲学的实用主义进路提供了一种非物理主义和非还原论的宽泛自然主义,它主张心灵是一种自然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来探寻大脑状态与主观心灵体验之间的自然关联,从而解答大卫·查尔默斯提出的心灵哲学中的"困难问题"。与此同时,本文还强调了心灵的环境交互性、生存适应性和层次性,主张从"语言-意识-认知-行动"的综合视角推进对于意识的哲学阐释,而意义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强调概念性觉知或意义性觉知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高阶意识;最后,本文从社群视角来诠释意义的共通性,基于人际交互性来反驳心灵和意识的绝对私人性,并且以此解释自我意识的根源。  相似文献   
45.
草原 《天风》2000,(1):30-30
作为一名农村教会的义工,每当到县城教会开会或到别的教会交通,我常会感到茫然:往往是刚结识的同工又不知去向,迎来的却又是陌生的面孔。一名教务组老组长自己也感到纳闷:教会已培养了6名传道人,为什么礼拜天还找不到讲道的?我们不仅要问:现在教会传道人为什么换得这么快?这些义工都到哪里去了? 我们县开放的教会有40所,  相似文献   
46.
李兰成 《天风》1998,(8):24-24
灵修生活的目的乃是“修灵”。中国古人注重“修身养性”,修身是指道德行为的操练与修养,养性是指培养良善正直的本性。这样成为“正人君子”,利国利民。而基督徒的“灵修”乃是通过“修灵”而达到“修身”。如果“修灵”解决不好,“修身”问题也难最终解决好。“心灵”或“灵性”的缺陷也带来人格及行为的缺陷。“灵修”乃是通过敬虔地读经、祈祷、“破碎”、“重塑”  相似文献   
47.
谭源 《天风》1998,(7):28-28
你不能勉强别人,但可以勉强自己; 你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先从你自己做起。 若是你连自己也改变不了,何谈影响别人、改变别人、帮助别人呢?  相似文献   
48.
21世纪初,周杰伦的音乐席卷了整个中国,成为一种值得研究的音乐现象."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是周杰伦音乐最大的特点.他的音乐具有丰富的内容、精良的配器、多样性的材料组合.  相似文献   
49.
来信     
《佛教文化》2012,(3):2-3
上期杂志《都市学佛的白领》 “都市学佛的白领”这个选题很有独到之处,贴切钢筋混凝土框架中的“白骨精”的心灵追求,拨开我们华丽的外壳,内心也许灰蒙蒙的甚至千疮百孔,通过研习佛法,我们的灵魂得以救赎。希望编辑部能够推出更多这样震撼心灵的选题。  相似文献   
50.
幼儿元认知"乐观主义现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凯 《心理科学》2006,29(4):909-912
儿童元认知发展是当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其中儿童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与评估又是研究者很感兴趣的课题。大量研究表明,与年长儿童和成人相比,年幼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往往对自己的能力和在各种任务中的成绩作出不切实际的高估,这种高估具有跨领域的一致性,并且具有内在固执性,即通常不受过去失败经验的影响。这就是所谓幼儿元认知“乐观主义现象”。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整体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作出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