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5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心”、“心”是什么、心与身的关系如何,这一直是医学与心理学的基本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经由语言学的心灵剥离、科学主义的心灵放逐、实证科学的心灵祛魅,古老神秘的灵魂不断地“祛魅”,心理的本质得到了还原与澄清,灵魂问题亦演变为心理问题、心脑问题,而心灵哲学也正朝着自然化的方向重建。  相似文献   
432.
邵萍 《天风》2008,(21):42-43
离心灵的本色越来越远时,灵魂便越来越难以栖身。从事文学艺术的人,都习惯于用灵性生活,用诗心看待人生,注重感觉和意境。这些从事艺术的人,较之一般的人对世事的感触敏锐,而且敏锐得多。世事的污秽,又极易使这些人灰心厌世,而文学的路又分明是不能够以纯美的形式独存于世的,它总是与人性紧紧地贴在一起,无论怎么样地剥离,也难以剥离开。  相似文献   
433.
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艺术的根源在社会生活,谁不承认这一说法,就被扣上"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这种观点至今仍然占据着艺术理论的教科书.在我看来,艺术不属于认识论范畴.无所谓"唯物"、"唯心"之分.艺术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价值——情感的形象建构,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生存结构和精神结构之中.人类的生存结构是艺术发生发展的根据,人类的精神结构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源泉.与艺术相关的人类的精神结构有四个层次,它包含着人类进化史、社会发展史、当前社会现实中的种种价值事件在人类心灵中的深厚积淀和人类的理想与想象的丰富内容.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和确定艺术的根源,把艺术只当做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认识论式的反映,是极其浅陋的,它会引导艺术退化为非艺术.  相似文献   
434.
中国传统绘画线条的哲学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它以线条作为绘画造韵、造意的基本要素和手段,这来自于中国哲学对"意"和"象"的深入解释.它把空间的点线分布和时序性的笔墨流程统一在画家的心灵感悟和自然表现的天人合一中.  相似文献   
435.
2009年11月2日至4日,由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ARC)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举办的名为“天堂众多,地球唯一”的环保活动在英国温莎堡举行。来自全世界九大宗教(巴哈伊教、佛教、基督教、道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神道教、锡克教)的领袖以及世界重要环保机构负责人等200名代表聚集英国温莎堡,  相似文献   
436.
我们的心灵深处,藏着一种声音,那是挺立寒冬的枝柯经脉中的一丝萌动,那是蓝天上飞鸟的羽管中滑过的风的呼啸,那是露珠滚落大地的悄然,那是鲜花含羞绽放的寂静,那是一切宏大和微小的声音,那是一切简约和宁静的声音,那是恬淡的声音,那是青翠的声音,那是生命律动的天籁,那是灵魂演奏的琴音。  相似文献   
437.
说“笑”     
有人说,微笑是走遍全球最优美的世界语。诚然,真诚的微笑,无论是其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无须翻译的世界语,它能自由地从一个心灵流入另一个心灵。  相似文献   
438.
佛教的环保理念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远 《法音》2001,(9):5-8
环境保护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人类的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正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然而破坏环境及生态平衡的根本原因却是我们自己。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提出种种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却没有真正解决人类自身的错误认识和价值取向。在这种环境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我们聚会在这里,探讨佛教与环保这一命题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下面,我拟从佛教的环保理念和环保实践两个方面来阐述佛教与环保的密切关系。 在佛教传入我国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徒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本身即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这集…  相似文献   
439.
Marx on Nature     
Ecological Marxists argue that Marx forged a view of nature compatible with more recent models of environmentalism. John Bellamy Foster argues that Marx ascribed an ecological value to nature by asserting a co-evolu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James O'Connor presents a more nuanced view in which Marx at best defended a conservationist defense of nature. I argue that such ecological views of Marx tend to overlook his abandonment of an ontology of nature as a totality of relations among physical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their interactions and mutual preservation and order. He followed Kant in reducing nature, or the physical world, effectively to a regulative notion, thus reducing its value to a simply a heuristic one for judgments about and actions towards objects. But he also radicalized this reduction by envisaging nature only as a material field of fungible and consumable things, such that each thing is a mere locus of energy or force that human labor cannot substantively perfect but only change to a function. Labor in this view creates new arrangements of natural things for a singular ultimate purpose: the formation of associations of free labor. I conclude that Marx's thinking thus cannot be utilized to support a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such as deep ecology or eco-socialism, that would posit any intrinsic value to nature.  相似文献   
440.
心灵的镜子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么,"以心为镜"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呢?在浩繁沉重的人世,我们的目光是有限的,我们的智慧是有限的,而世界却是无限的。在有限与无限之间,人是何其渺小。但是人生来却有超越这种有限,而走向完美走向永恒的渴望,于是向往永恒生命便成为人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