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7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佩蒂特认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持有的各种态度构成自己的心灵。心灵通过各种能力进行言说,人们通过言说的心灵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人们的心灵言说不可或缺地包含这样一个过程:决定如何判断以及思考什么;通过基于规则的推理控制他们的思考;享受一个特别的认知意识;达成承诺和形成共同体;构建人格和自我;因为他们的行为而承担责任。我们只有在人类社会学的基础上,回溯人类心理,才能理解这一过程。这也是有关"人类生活如何是一个语言交往的社会"的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42.
坦率地说,作为《佛教文化》的编者,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时不免于一种临渊履冰般的战战兢兢的心境:佛教文化的源头之水何在?佛教何以称文化?也就是说,佛教怎么才称得上、称得起“文化”——你得起那一类永恒的、不朽的、高尚的、宽阔的人类心灵之物?佛教为什么不仅仅属于过去时代,而目也属于当今的代?为什么不仅仅属于它的皈依弟子,而且还属于那些更多的向往真善美的人们?为什么不仅仅属于安贫乐道、穷且最坚者,而目还属于富裕过、豪华过、爱过恨过可笑过的人们?总而言之,佛教何以称文化?  相似文献   
43.
来信     
《佛教文化》2012,(3):2-3
上期杂志《都市学佛的白领》 “都市学佛的白领”这个选题很有独到之处,贴切钢筋混凝土框架中的“白骨精”的心灵追求,拨开我们华丽的外壳,内心也许灰蒙蒙的甚至千疮百孔,通过研习佛法,我们的灵魂得以救赎。希望编辑部能够推出更多这样震撼心灵的选题。  相似文献   
44.
面对心灵的迷失与探索--心理学过去未来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贤 《心理科学》2003,26(4):761-761,765
1 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故事 1879年,心理学的青苹果遭遇到自然科学的风暴,从哲学这棵古老的生命树上跌落了下来,从此原子论、还原论、客观论、决定论和定量分析这五把工具理性的利剑,在科学主义心理学的阵地上,把这只青苹果切割得四分五裂,身首异处:构造主义享尽了“第一刀”的荣耀,但它虽然切断了青苹果的果柄(生命之根!),实质的内容物却只得到了它的皮表;  相似文献   
45.
平等的人格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将车开到检修站修理,接待他的是一名女工。女工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洛依德。令洛依德倍感奇怪的是整个巴黎的人都知道自己,而眼前的这位姑娘却丝毫没有流露出一点惊异和兴奋。“您喜欢看电影吗?”洛依德禁不住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  相似文献   
46.
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位老书记,每次召开群众大会,他都要没完没了地讲上一通。从国家政策,一直讲到谁家地里长了草,谁家的小孩儿尿了炕。他一边高声讲着话,一边不时吧嗒吧嗒地抽上几口土烟。随着情绪的变化,他还会摆动着手里的那支油腻的烟斗杆上下挥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7.
别材、别趣与妙悟说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主要诗学观点。严羽力图用别材、别趣来说明诗歌所特有的审美性质,把别材、别趣看作是诗的生命。妙悟则对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进行了规定,与禅宗的顿悟息息相关。这些诗学理论站在一个较为纯粹的诗学立场,追寻着冲淡空灵、神韵悠然的诗学理想,寻求着纯粹的诗所特有的审美韵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天趣: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盆景艺术以追求"天趣"为最高审美理想.本文讨论几个与盆景"天趣"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第二,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小不是对大的概括,盆景不是微缩景观;第三,古拙是中国盆景的基本美学风格,它所反映的不是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是崇尚生命的哲学精神;第四,盆景的捆缚扭曲虽然有伤物性,但其总体旨趣则是为了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第五,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境界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49.
王孺童 《法音》2009,(12):58-58
本刊讯11月14日至15日.“纪念藉益大师诞辰410周年活动暨慈满法师升座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北天目山灵峰寺蔼益大师纪念堂隆重举行。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法师、湖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冯祖衡居士等高僧大德和省、市、县有关领导鲍刚、赵一新、周勇辉、吴哲勇、任玉林、韩跃华、王树、赵德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二千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50.
心灵有光     
一日休息,闲得无聊,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忽然听见一阵甜美的歌声。好奇地挤了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长得俊俏约莫20来岁的盲人女孩在卖唱。她的声音甜美,表情自如。趁她歇息的工夫,我走上去投币,顺便问了一句:“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唱得如此动人?”她淡淡地说出四个字,让我大为震惊:“心灵有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