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别材、别趣与妙悟说是严羽《沧浪诗话》的主要诗学观点。严羽力图用别材、别趣来说明诗歌所特有的审美性质,把别材、别趣看作是诗的生命。妙悟则对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进行了规定,与禅宗的顿悟息息相关。这些诗学理论站在一个较为纯粹的诗学立场,追寻着冲淡空灵、神韵悠然的诗学理想,寻求着纯粹的诗所特有的审美韵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天趣:中国盆景艺术的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盆景艺术以追求"天趣"为最高审美理想.本文讨论几个与盆景"天趣"相关的理论问题:第一,盆景艺术的形成与"观生意"的哲学密切相关;第二,盆景艺术的以小见大,小不是对大的概括,盆景不是微缩景观;第三,古拙是中国盆景的基本美学风格,它所反映的不是病态的审美趣味,而是崇尚生命的哲学精神;第四,盆景的捆缚扭曲虽然有伤物性,但其总体旨趣则是为了巧夺天工,遵循的是崇尚自然而不是割裂自然的思想;第五,中国盆景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境界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33.
王孺童 《法音》2009,(12):58-58
本刊讯11月14日至15日.“纪念藉益大师诞辰410周年活动暨慈满法师升座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北天目山灵峰寺蔼益大师纪念堂隆重举行。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学法师、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哲法师、湖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冯祖衡居士等高僧大德和省、市、县有关领导鲍刚、赵一新、周勇辉、吴哲勇、任玉林、韩跃华、王树、赵德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众二千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34.
心灵有光     
一日休息,闲得无聊,一个人在大街上溜达。忽然听见一阵甜美的歌声。好奇地挤了进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长得俊俏约莫20来岁的盲人女孩在卖唱。她的声音甜美,表情自如。趁她歇息的工夫,我走上去投币,顺便问了一句:“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唱得如此动人?”她淡淡地说出四个字,让我大为震惊:“心灵有光。”  相似文献   
35.
很偶然的一天,他点开了大学同窗好友亚楠的博客,翻阅着那些照片和文字,他惊讶地发现多年杳无音信的亚楠,选择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种生活方式——年仅45岁的亚楠,居然辞掉了公职,赋闲在家。  相似文献   
36.
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门即是深山,其奈我何?古代把居家修行的人叫居士,文人们也喜欢给自己取一个什么居士的雅号,以表明某种人生志趣。譬如欧阳修就自号六一居士,公退之暇,徜徉在诗、酒、茶、棋、金石铭文之间,自得其乐,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世事纷扰如麻团,解不开剪不断,这时需要一颗包容淡定的心,像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那点人世的小芥蒂,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老子讲"不争",世人常常从消极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37.
上初中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名字和剧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片尾曲中的几句歌词却在我的内心扎根。“既然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我,就应该有一首属于我的歌。不管别人,不管别人说什么,我的歌依然属于我。”  相似文献   
38.
高欣 《天风》2003,(1):55-55
如果说人生拥有的最好境界,就是彻底摆脱了外界的虚名、浮利、诱惑,悠然游于物外,洒脱豁达,神闲气静,博学笃志……那么超越于世俗的争斗,处于永久的和平和安静之中——就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安静不是一种自我的封闭,更不是消极的无奈,因为浩淼的湖泊正因着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看似寂静如镜,其实湖中的水仍在流转,坚定地朝着一个方向流着,决不会死水一潭,腐败变臭,而只会越流越畅,越流  相似文献   
39.
无用之书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年轻人要多读些“无用的书”。所谓“无用的书”,是相对于“有用的书”而言,儿与专业相关,学到的知识可以在未来谋得一个社会立足的地位,或者能够给自己带来即时的好处的,算是有用之书,否则都可打入无用之书的行列。  相似文献   
40.
坦率地说,作为《佛教文化》的编者,我和我的同事们的时不免于一种临渊履冰般的战战兢兢的心境:佛教文化的源头之水何在?佛教何以称文化?也就是说,佛教怎么才称得上、称得起“文化”——你得起那一类永恒的、不朽的、高尚的、宽阔的人类心灵之物?佛教为什么不仅仅属于过去时代,而目也属于当今的代?为什么不仅仅属于它的皈依弟子,而且还属于那些更多的向往真善美的人们?为什么不仅仅属于安贫乐道、穷且最坚者,而目还属于富裕过、豪华过、爱过恨过可笑过的人们?总而言之,佛教何以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