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袁小泓 《天风》2014,(10):I0004-I0004
在采访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张帆涛弟兄这件事上,神是第一推动力。2011年9月,我去东方艺术中心观赏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张帆涛弟兄在剧中饰演男主角费兰多。不久后的一个周日,上海国际礼拜堂的主日音乐崇拜上,张帆涛为主献唱。参加礼拜的我很是惊喜——在东方艺术中心登台的青年男高音原来是基督徒,而且还是我们同一个礼拜堂的弟兄!  相似文献   
272.
陈丰盛 《天风》2014,(4):9-11
有人将婚姻比作“围城”.有人将婚姻比作“坟墓”,也有人将婚姻比作“鞋子”……而美国基督徒作家汤盖瑞则将婚姻比作“强力探照灯”,它是”无形的揭发者”.能够“直穿人性幽暗死角”。神说“婚姻,人人都当尊重”。  相似文献   
273.
陆道骆 《天风》2004,(3):43-43
“无比的爱,无比的爱,这是无比的爱由神而来。无比的爱,永恒的爱,是由加略山基督显出来。无比的爱,无比的爱,我们永远颂赞。” 遥想当年,我在信仰危机的荒漠上徘徊,说来也记不清是哪一年了,那是圣  相似文献   
274.
20世纪初,在山东省平原县一家农户里,住着一位老人和小孙子。每天早上,老人都坐在厨房的桌边带着他的小娃娃,摇头晃脑地读着《诗经》《春秋》《三国志》等古籍,书声琅琅。  相似文献   
275.
率性与教化     
中国传统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顺其自然,无需主观故意与刻意。另一方面,儒家又积极倡导礼乐法度等人为教化。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率性的本质即反对主观故意。同时,人类的认识及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心灵的指导。然而,荀子认为,人天生之性、心是不善的,因此需要虚壹而静、然后以仁义之道予以改造。这种改造的过程便是学习和教化。因此,率性与教化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76.
近年来,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频发,使得学校教育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尤其是一系列高校极端案件的出现,使得大学生——这一独特的群体越来越多地引发公共知识界的深刻思索。寒窗十载,对于学生,换采的,难道仅是一张通向象牙塔的门票而已吗?本文欲从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三个角度对国内心灵教育的缺失做一个浅析,从另一个角度关注高校教育。  相似文献   
277.
本刊讯5月27日至6月2日,以关爱生命,传递爱心,心灵环保,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第三届觉群慈善公益周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觉醒法师、副会长周富  相似文献   
278.
去拜访一位事业有成的老同学,坐在宽敞豪华的办公室里,他电话一个接一个,进来找他的人络绎不绝,忙得连说话的工夫都没有。他自我感叹:自己好像是在为别人而活,整天静不下来,活得没有一点自我,更别说什么自在。安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恬静、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如果你站在城市的立交桥上往下看,满眼的车水马龙,满眼的行色匆匆。如果你身处社交场所,充耳的是股票、期货、房价、车价、油价、  相似文献   
279.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  相似文献   
280.
人生四境界     
正视人生工会组织冬季爬山运动——真好。懒散僵硬的筋骨沿着石阶一步步舒展,全身的细胞贪婪地吸着林中的细露,这一妙方胜过任何胶囊和口服液。更何况这一次爬山我又有意外收获。从山脚至山顶,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长在半山腰的一棵树,在山脚下仰视它显得尤为高大,活脱一棵参天大树,而当爬到山顶俯视它时,这棵树突然之间变得矮小了,感觉只不过如此。诚然,树本身是不会变高或变矮的,只不过是因我们看它的角度不同罢了。如何才能看到这棵树的真实面目?很简单,只要走到树跟前平视 它就会找到最准确的答案。看似简简单单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