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61.
郑东 《管子学刊》2003,(4):15-21
《管子》是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丰富人学思想的不可多得的资料库。《管子》在人欲横流、思想动荡的大变革浪潮中完成了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挖掘。《管子》的人学意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思想,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从人与人的关系中发掘人的独立性价值;二是“人与天调”思想,提倡人的和与合,从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关系中发掘人的完美性价值;三是“长年、长心、长德”思想,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养生,从人自身的发展中发掘人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562.
傅锡洪 《哲学动态》2023,(9):40-49+128
古代东西方的思想传统中不乏对人的身体和知觉予以负面评价的。在宋儒张载那里,形(质、形质)和知觉却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有关形的论述构成其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宇宙原始的混沌之气必然发生聚散的分化和对立,这就使形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这是对佛教以现实世界为幻妄之观点的直接回应。形的作用体现在形本身的作用和形所发之知觉的作用两方面。一方面,形的出现使得个体性和多样性成为可能,这是以形对气之聚散变化有一定程度的阻隔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若要突破形的阻隔,除心要发挥所具的神之作用以外,还要重视形所发的知觉的作用,且知觉不仅有助于使人突破形的阻隔,还能承担起宇宙自我观照的作用,因而构成了人“为天地立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63.
《大毗婆沙论》记载律藏有三种不犯,即苦痛、心狂乱、最初犯罪者不犯。但是现存律藏中却为四种不犯,即狂者、乱心、苦痛者、最初犯罪者不犯,与《大毗婆沙论》引用的律藏之间存在矛盾。本文首先考察《大毗婆沙论》中与心狂乱相关的梵语,并调查这些梵语词在《阿含经》、律藏、阿毗达摩论书中对应的译语,及在注释书中的解释,发现这一矛盾可能是由于k?iptacitta译语的变化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564.
何静 《哲学研究》2023,(9):77-84
王阳明在与佛教的交涉中充分吸收、融摄佛理,会通儒释,建构起新的心学体系。阳明的心本论与佛学的心本论思维、心如虚空、含容万物、无相无住、心性本觉、“寂知”等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王阳明对禅定较为熟谙,曾亲历从澄心静虑到明心见性的过程,龙场悟道与这种体验紧密相关。阳明提出良知毋需外求,应以良知而非圣人经典为是非的标准,这种思想与佛教反对外在权威的思想具有一致性。阳明转化佛教顿悟渐修的哲理,强调悟后仍当起修,同时还认为致良知工夫无有穷已。阳明还吸纳佛门的无相无住思想,构建了良知境界。  相似文献   
565.
李诚南 《天风》2005,(4):12-13
经文:箴4:23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心是一切行动的源头,有什么 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心灵是根系,行为是果实,有了健壮的根系,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所以基 督徒保守自己的心很重要。只有自己的心扎根于基督里,才能活出基督,是光是盐,才能照亮温暖别人,让自 己及周围的人生活得有滋有味,如同淡如白水的汤中加入了盐巴。我们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十心"。  相似文献   
566.
简单地说,生存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你就免不了要与周围的人相处,与生活打交道,这便是处世。怎么处世呢?下面给你提供乐观处世十二法。1.寻乐法。乐观处世要自己主动地寻找,去创造,这样你就会发现到处都有快乐。如乐观交友、乐观锻炼、乐观劳动、乐观学习,书法、钓鱼、养花、跳舞等项目均能得到快乐。2.自量法。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估价,既不要自高自傲,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多看别人之长,常想自己之短,从中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自己的心境始终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切忌欲望奢求,而应知足常乐。3.解脱法。在生活中遇到不…  相似文献   
567.
佛学文摘     
以佛法研究佛法 台湾佛教学者江灿腾在《现代中国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反省》一文中,回顾自己的治学经验,认为印顺法师“以佛法研究佛法”的观念,解决了他在佛法内容上的困扰。《游心法海六十年》一书。  相似文献   
568.
为启迪智慧、净化人心、弘扬佛教文化之精华,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根据赵朴初会长指示精神,于今春发起举办“佛教与精神文明”学术笔谈会,得到佛教界与学术界人士的赞同和支持,不少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纷纷赐稿,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经过深思的真知灼见。本刊选择若干篇先予刊载,研究所将把笔谈会成果选编成专集,广为流通,以引起教内外人士对这一既具学术性又含现实性的重要问题之重视和研究,促使中国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优良传统,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69.
燕人导行     
曾经读到过一则“燕人导行”的故事。说的是古时燕国有个叫赵礼的人,他有一块田就在路边。这条路有一段比较低洼,下了雨就要积水,道路泥泞,难以行走,过路人只好从他的田里绕着走。赵礼为了不让行人踏坏他的田而毁了他的庄稼,就在田边插了个“禁止通行”的牌子。但行路人并不听他的禁令,依然从他的田里绕行。他气愤之下,另生一计,便在这段低洼路面和田地中间挖了一条使人跨不过的沟。他想,这下可以堵住了。谁知适得其反,不仅没有堵住人们踩地,反而由于行人要绕大弯子而踩踏了更大面积的田地。后来,他冷静地想了想:人总是要走路的,并且谁都不…  相似文献   
570.
董娟 《孔子研究》2015,(2):145-152
理雅各英译《诗经》与朱熹《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理雅各不仅赞同朱熹"自然的"批评风格,而且在废《序》言《诗》、比兴标定等具体问题上亦与朱熹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这使得英文世界第一部全译本《诗经》自面世以来就带着浓厚的宋学色彩。当然,理雅各对朱熹的推崇并不是毫无判断的盲从,而是批判性的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