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胡炜  丁堃  谷丽 《学海》2014,(6):215-217
当代中国的教育与中国社会一样,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促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本刊的学术关心之一。本期笔谈的文章聚集高等教育的实践方面课题。季海菊的文章运用经济学的长尾理论,探讨高校微德育产品开发的新途径,周琴和王卓君分析了新时期大学政治文化的新特点,胡炜、丁堃和谷丽的文章讨论高校干部工作民主化的问题与改进之策,陈红雨的文章则分析了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将教育与城市化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2.
中华传统道德教育强调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有机融合,是一种既富东方特色,又蕴含了人类共同价值基因的文化现象。其中,和而不同与公道精神等理念具有普遍意义;修己安人、礼乐教化和行不言之教等德育思想方法符合世界和平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形成、完善与传播。相关研究和讨论不仅可以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3.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层面都非常关注德育低效的问题。在各种原因的分析中,“知性德育”被认为是德育低效的重要原因而招致诸多批评,人们试图在超越“知性德育”方面做出种种努力,但德育低效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德育解决。事实上,问题不在于德育的批评过程和方法本身,而在于对批评对象的研究和探讨不够深入,即没有对德育对象———道德思维活动本身的特殊性、基本内容以及它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有效研究,或者把道德思维活动同其它思维方式等同起来,而出现了种种误解。黄富峰博士的新著《德育思维论》(人民出版社,2006年6…  相似文献   
84.
教育变革语境中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错位与德育革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下教育变革中德育革新的乏力,引发了现时德育的虚弱与苍白。这种虚弱与苍白的德育现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未成年人道德观念的错位。要矫正未成年人的错误道德观念,要使错位恢复到原位,德育必须向真正的德育回归。真正德育的达致,必须革新德育。这种革新应沿着德育者形象、德育的内容、德育的方式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85.
大众消费主义时代青年群体正确消费观的德育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消费时代的兴起,消费方式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此变革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文化价值系统瓦解,新的价值伦理体系尚未建立;当代我国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消费取向映射了这一社会现实,表现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教育关注的发展趋势,针对其深层的心理内涵笔者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正确培养提出了建设性德育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其中包含了高校间的德育竞争.本文首先在高校竞争的现实大环境下,将生态竞争思想引入高校德育,提出了高校德育生态竞争理论;然后,通过对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了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分别从静态、动态和态势的角度设计了三层、三维和三元结构评价模型,对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各要素之间的运行机制进行剖析,为科学合理地认识和评价高校德育生态竞争力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7.
比较伦理学与医学德育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伦理学与医学德育教学安徽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合肥230061)汪洪杰一、比较伦理学的概念及其在医学专业德育教学中的地位1什么是比较伦理学自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霍尔霍斯在本世纪初,首创“比较伦理学”以来,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全世界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88.
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主要是给予性德育模式和选择性德育模式两种。给予性德育模式是极端功能主义,据此,人的道德是被给定的,道德仅仅由程序产生,具有唯一的合法性。选择性德育模式在激发人的创造性与主动精神方面具有进步性,但仍然是一种极端存在哲学,据此,人自己形成其道德。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认为,道德既是被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德育是一个“理解”和“建构”过程。德育生活化模式要求在德育思想、内容与手段等三个方面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89.
由于近两年高校的连续扩招,少数道德品行和化素质较差的学生也进了大学校门,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高校思想教育的任务加重、压力增大,也日益明显.本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分析了高校班级德育中的一些心理效应问题,希能够得到有关专家和同行们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0.
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文化的兴起对高校德育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 ,理性地审视这种挑战并选择正确的应对策略 ,对高校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 ,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