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陶行知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中 ,德育理论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生前虽然只对生活教育下过定义 ,没有对生活德育下定义 ,但却有丰富的生活德育思想 ,而且其生活德育理论自成体系。文章从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教育与德育目标和方法的一致性、德育途径和德育理论基础四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相似文献   
42.
一、美术的功能 1.德育功能 德育智育是贯彻于各科教学中的,美术课是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情感教育的有力手段.从中学教材中可见,美术课富于爱国主义的教育感染,富于高尚品德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激情陶冶.  相似文献   
43.
本文论述了德育中品德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品德能力的作用,品德能力的具体内容,以及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等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品德能力可分为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社会生活与工作能力。影响品德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  相似文献   
44.
人性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它是德育建构的内在动因.理论上人性观为德育预设了理论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体系,形成了德育范式;历史中人性观的发展预制着德育形态的变迁.人性与德育的相关性在现代社会具体化为“主体”认知发展带来的三次德育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45.
成都列五中学坚持“先做人,后做学问,在做学问中学会做人“的德育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做好三个层次的人:一是基础文明人,即有规则意识,尊重他人,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勇于奉献,敢于负责,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勤奋坚毅,乐观自信;  相似文献   
46.
培养医学精英人才是医学高等院校永恒的价值追求,然而医学精英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精英德育.通过明晰精英德育的内涵和实施对象,以天津中医药大学“勇搏励志班”为例,探讨医学院校精英德育的创新实践内容和路径,并得到如下启示:精英德育的实施顶层制度设计是保障;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是导向;培养基地是载体.  相似文献   
47.
郑利群 《天风》2010,(1):37-38
<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宗教事业是其德育事业的主导性事工。目的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联络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感情,让青年的"言行与基督相符,并助之为自己为社会而发现  相似文献   
48.
从目前来看,德育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存在着僵化和乏味的现象。这一方面与其内容的意识形态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其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说教化有关。如果我们在德育教学方式上进行一种审美化的尝试,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整体与和谐、体验与开放、媒介与立体几个层面,还要重视教学环节的整体性,并在教学情境中始终把学生作为中心和主体,通过各种手段让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成的审美化教学环境。这既能从一定程度上冲淡纯粹的、干瘪的、单向度的知识性灌输,又能创造出一个活泼泼的、动态立体的、师生互动的德育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49.
本简略概述了高校心理辅导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心理辅导对德育的启示:1、德育应注重教育对象的研究。2、德育教学方法应借鉴心理辅导的原则。3、德育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50.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情感及其教育现状,指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尝试性提出了高校情感德育实施策略和方法,以期对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