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2.
杨姿芳 《现代哲学》2008,(1):124-128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德育思想主要表现为:通过创立性善论建立了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把仁义统一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强调自我教育是德育的关键环节;推崇诗意的理想人格从而达到以德治国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3.
衍空 《法音》2007,(1):39-42
缘起和理念教育不单只是传递知识和技术,还得培育和关顾年青人的品格及心灵健康。所以全人教育、生命教育、德智体群美并重等等教育理念,一向以来都是教育界的发展理想。但是如何能真正办好或落实这些方案,就没有一套大众都认同的具体理论和方法,尤其是针对德育和生命教育两方面。除了欠缺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外,推行这些教育理念的另一困难,就是如何量度德育和生命教育的成果——量度什么和如何去量度?但是,随着来自资源短缺和国内外的竞争,家庭和社会的问题,年青人所需要面对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现在作为一个老师,往往不单要教学,还要照顾和…  相似文献   
24.
试论计算机教育与大学生教育的德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教育与大学生教育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对传统的德育手段造成严重冲击。如何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大学生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是使计算及教育与大学生教育走向德育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5.
道德需要是德育的一种前提性承诺,是德育何以可能的基础。要扭转德育低效的被动局面,关键是要让德育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唤醒、激活学生的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26.
张展和 《学海》2001,(6):193-194
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将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形势下,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高校德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体阐明了高校德育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7.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德育工作的指导价值有着一种建构性的设计,给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价值"两种内容和方向有所不同的指导价值。德育指导价值的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特征:社会道德和精神生活中的基本价值观,一方面既要向未来公民社会中通行的社会价值靠拢,因为这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延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价值传统,继续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维持现有社会秩序方面的现实作用。德育指导价值上的这种建构性设计,符合我国社会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8.
陈泽勤 《现代哲学》2000,(4):103-105,64
邓小平在长期的领导工作中,关心教育,重视德育,先后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了关于德育的观点和意见,形成了富有创见的德育思想。我把邓小平德育思想概括为三个部分:一是“德育地位论”。邓小平认为德育在教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中德育要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二是“德育目标论”。  相似文献   
29.
张彦 《现代哲学》2007,(6):6-10
和谐德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德育自身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现实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和谐德育德育的和谐之间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德育的和谐是和谐德育的本质和内在依据,而和谐德育德育各要素和谐的外在表现形态。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其中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出的原则性要求和时代性期望,对于反思德育的本质(和谐)和探索德育的应然形态(和谐德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学语文教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难以比拟的。作为民族地区的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大批留得下、用得上、靠得住的接班人。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