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七成家庭有亲子问题 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孟育群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历时十多年的关于亲子关系与家庭德育的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天津市七成以上家庭亲子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四种类型:对孩子成长与前途等过分不安型的父亲和母亲人数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70.5%和89.2%,对孩子学业、升学目标期望过高的奢望型父母分别占67.6%和79.9%,过度溺爱型父母分别占52.7%和66.5%,过分干涉型分别占42.7%和65.8%。从这组数据我们看出,母亲的程度都要超过父亲,此外,不安型和奢望型是亲子关系中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校学生工作即德育工作,虽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这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德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完成的。高校德育课程由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及特征,客观确定其价值取向,科学设计其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3.
基于长期以来德育工作往往不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具体案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中学人本德育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当前学校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人本德育的观点,并为构建人本德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的心理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心理科学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心理科学应用对德育教学的动态效应、丰富教学体系、拓展教学领域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畅 《道德与文明》2008,46(3):75-77
道德能力是人认识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道德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我国传统道德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造成道德能力培养中的错位和缺位现象。主体意识的凸显、新的交往形式的形成及德育的不断发展,为道德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可能性条件。现代德育应面向生活世界,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结合,以"生成的人"的方式培养人,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校网络德育的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网络德育可以解决传统德育工作过程中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进网络突破了德育工作的时空界限,拓宽了道德教育的空间,解决了德育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小公民德育环境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奠基性工程 ,道德环境对小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对小公民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 ,必须优化社会综合环境、学校德育环境、家庭德育环境、社会德育环境 ,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功能互补的机制合力 ,为小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8.
人性学说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启蒙德育学说更是奠基于此。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人性论在启蒙德育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性善论作为传统童蒙教育的理论基础,指向人之为人的应当,体现了理想化的道德诉求。探讨中国传统人性论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利用的道德资源,以及如何吸收传统人性论的精华为当代启蒙德育构建新的人性论基础,对于建立科学的启蒙德育理论和实践模式,对于培养新一代道德公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中所阐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事实上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路径,影响甚巨,本文针对其中所蕴舍的德育思想展开讨论,试图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和方法等角度揭示其思想特点及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当从由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引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严重破坏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中吸取教训,并依据我国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适时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应科学构建生态化的大学和谐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大学和谐德育建设的成效;应大力优化和谐德育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效培育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及其道德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