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宋代理学的易学维度,是中国学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陆九渊虽然没有像程颐、朱熹那样系统地注释《周易》,但对九卦说的重视程度实远胜程、朱。陆九渊赋予了九卦丰富的心学内涵,而其中的某些内容与康德的实践哲学亦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陆九渊对于九卦之序的心学诠解,是其道德哲学的缩影。  相似文献   
52.
该文以现代西方哲学视角分析了<易传>交感与会通的解释学思想.指出:易文本与解释者同源同构同德是理解解释的原因,易文本与解释者交感是易学理解前提,"往"与"来"、"彰"与"微"、道与物之视域融合是理解与解释实质,生命与易道互诠互显是理解与解释的终极目标.最后通过与西方解释学比较,提出了<易传>解释学特征是融创造与循环、理性与非理性、方法解释到哲学解释为一体.  相似文献   
53.
A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oretical transplant of ethical-economical concepts is a process of the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on its “meaning,” and also a process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interaction of values. However, over-interpretation, which is inevitable in “understanding” “meaning,” and the plight of the “hegemony of values,” bring potential risks to value dissimilation i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 Value migration—value hegemony—value dissimilation is its general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academic reasoning behind overcoming the risk of value dissimilation is value ecology. The essence of value ecology is to enable the meaning-dialogue and value interlocutions of ethics-economy follow the rules of ecology. Therefore, the process of mutual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plantation becomes a process of the ecological interlocution of ethics-economy, creating a new value, eco-value.  相似文献   
54.
从竹简看所谓数字卦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勇 《周易研究》2006,(4):43-48
关于所谓数字卦的说法,从1978年张政烺先生提出后,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说法。然而从竹简发现来看,数字卦说法是错误的。组成这些所谓数字卦的符号,并不是数字。对竹简易卦符号的研究,应注意区别经文与实占,经文只用卦画,而实占则可能用到记四象的符号。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渐卦卦象的分析,并考《说文》段注“陂陀曰渐”,得出渐卦取名为渐,当取坡渐之意,进而引伸为渐进之意。又从卦爻象出发,对渐卦的卦爻辞作出分析,认为渐卦的卦爻辞是根据其卦爻象而系出,而且其整卦的卦爻辞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而展开,且其思想与《诗经》中的《鸿雁》等篇不无关系。这或可为进一步解读《周易》古经及其产生时代问题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本文通过对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字》卦卦名与爻辞中之“字”字的考释,证明传世本(周易·需)卦卦名与爻辞中之“需”字的原始意义,同《易传·序卦》所言“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较为接近,其要义为怀柔养善;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之《襦》卦的“襦”字与马王堆汉墓帛书佚文《易之义》的《襦》卦之“嬬”字,均为“需”的通假字,而“需”字的形与义不是卦画之象所为。  相似文献   
57.
八卦还是七卦、九卦——关于坎、兑二卦的几点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卦中,坎为水、兑为泽、也为水。八卦含有两个水,值得深思。兑一卦而兼取两个不同类型之基本象,如从坎兑皆取水象看,则八卦实只有七卦;如兑卦兼取水、卑下二象,则八卦又可以说是九卦。同为水,坎兑又分属阴阳。坎水在六十四卦中为一般之水、抽象之水,兑水却常为具体之水。坎水为川水,具有流动义,能够与天地万物沟通;泽水却不能流动,所以导致壅塞和失败。中华民族是一个治水的民族,各类水给先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映到八卦中,形成了坎、兑二水卦、八卦的方位以及关于卦爻辞的各种说明。  相似文献   
58.
在父子互隐案例中,一般认为孔子会赞成父子互隐;但如果从礼与直、道与鲁的角度则会得出孔子未必赞成父子互隐.孔子讲"吾党之直者"如此,直者是父子互隐,而孔子则不能简单认为是直者,孔子应是礼者;直者有优点,也有缺点,"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孔子主张由直而进至礼."吾党"是鲁国当时社会现实如此,但孔子还说过"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即虽然孔子认为鲁国多少比齐国好,但鲁国也不是完美的,鲁国也应进一步改进,进至完美(道)的境地.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简单地维护现实,也努力批判现实.  相似文献   
59.
夫妻沟通模式与婚姻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拟采用主-客体互倚模型(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APIM)的方法深入探讨夫妻双方感知到的夫妻间的沟通模式与其自身及配偶感知到的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以方便取样的方式在澳门地区选取130对成年夫妻,采用Christensen等人修订的沟通模式调查问卷(Communication Pattern Questionnaire,CPQ)和Spanier编制的婚姻质量问卷(Dyadic Adjustment Scales,DAS),要求夫妻双方分别以自陈问卷的方式报告其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和婚姻质量。通过配对t检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发现:(1)夫妻间的沟通以建设性沟通为主,双方回避和要求/回避型沟通较少;丈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总体上优于妻子感知到的婚姻质量。(2)夫妻双方在沟通模式和婚姻质量的感知上具有一致性,在沟通模式中的两个和婚姻质量中的三个分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3)夫妻间建设性沟通可以显著地正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双方回避和要求/回避型沟通则显著地负向预测自身感知到的婚姻质量。(4)在控制了丈夫、妻子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对其自身婚姻质量的主体效应之后,丈夫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可以显著地预测妻子感受到的婚姻质量;然而妻子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并不能显著地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  相似文献   
60.
东西方文明冲突与文化融合,既不是争夺话语权及同化的问题,也不是消融各自的特色,而是基于和谐在文化差异中分享与互尊。惟有正视这一点,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和思想资源才可能通过与西方经典的相互诠释来与西方文明沟通与交流,并追寻到当今世界根源性精神;进而发现一个为人类理性所能认同的共同的真理与价值标准。恰恰是通过对中西文化元典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文化的冲突不可怕;它是进化的一个条件,但是你必须共同融合才能产生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