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7篇
  15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商业"与"和谐"似乎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商业常常是被怀疑和抱怨的领域,许多人认为"商业就是欺骗",商人就是"奸商",这种看法显然有失公允.商业是进行商品交换的行业,商人在买卖商品中获得利润.他们为了获得利益而为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际上也是一种利他、利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232.
根据中国无神论学会几位从事宗教理论政策研究的理事建议,2010年1月22日本刊编辑部邀请部分长期从事宗教事务管理工作和统战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举行了一次小型座谈会。座谈是由《中国宗教》杂志2008年第11期的文章《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直接引发的这篇文章涉及到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方针政策究竟是什么,它的理论依据和在中国实践的根据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来,前30年与后30年是否有原则性的变化等问题,这些老同志作了正本清源的发言,并介绍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历与总结。有实践依据,有理论高度,对我们是一种震撼和启迪。会议由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主任习五一主持。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略加整理,按发言次序发表如后,供感兴趣的同好者参考。其实,评论执政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及其理论和实践,在公开的媒体和学术报刊上早就有了存在各种不同认识和观点,以致引起辩论,应该是正常的,有益的。但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在2001年12月16日首发以来,相关舆论出现了一边倒的迹象,至这篇《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将这种倾向推到了一个新的坡度,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是当然的。不仅如此,《中国宗教》的主管单位是国家宗教事务局。《从"精神鸦片"到"社会资本"》一文的发表,使人容易把作者的言论误作官方的意向,具有了舆论的甚至政策的导向性假象。因此,辨清其中的是非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我们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就有关问题持续地进行讨论,欢迎大家参与。  相似文献   
233.
<正>2010年8月1日,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华大藏经》编辑委员会联  相似文献   
234.
苏轼伦理思想是宋代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苏轼为代表的蜀学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二程为代表的洛学共同架构起北宋中叶学术思想的大厦。苏轼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在于,不仅对传统儒释道伦理思想作出了批判性的吸收与辩证扬弃,而且在于提出了一种情本人性论和一种旷达而超越的人生哲学,贡献给了中华民族伦理思想以独特的内容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35.
功利与道义、责任与义务、规范与自由、必须与应该、他律与自律等等,一直是伦理学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性问题,追溯其根源,却缘于道德与美德相混淆。因而,辨析道德与美德而使之各归本位,这是推进伦理学前进的认知前提。客观论之,道德属于他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以,道德是功利的,它以自我利益持守为出发点,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道德是美德的基础,因而,美德属于自律,是对道德的卓越,是人人应该响应的社会倡导,所以,美德是道义的,它以自我利益放弃或超越为起步,以无私利他为基本准则,以履行责任之外的义务来增进他者利益为展开方式,以实现个性张扬和精神自由为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236.
语言产生的句法启动效应在近20年得到较深入研究。那么, 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中, 句法启动效应具有相同的加工机制吗?近些年, 研究者考察了印欧语系语言理解中的启动效应, 但还存在较多争论。这究竟是句法效应, 还是策略或者语义效应, 是词汇驱动还是词汇独立的?而且, 这是人类语言理解的语系特性还是普遍特性?单独采用行为技术、眼动技术或者ERP技术很难为这些争论提供坚实的实验证据和较深入的理论解释。鉴于此, 本项目拟采用眼动和ERP结合的技术, 从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考查汉语句子理解的句法启动效应。通过分析眼动和ERP实验提供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证据, 本项目力图阐明和揭示汉语句子理解中句法启动效应的认知特点和机制, 检验内隐学习理论和论元结构理论在解释句法启动效应时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37.
陈赟 《管子学刊》2024,(1):89-101+2
基督宗教的历史意识内蕴着一种基于时间与永恒保持恒久张力和间距的终末论结构,现代性意识将此结构转化为内在主义的历史过程。于是,单一线性机制的历史叙事构成西方历史理解的核心,其本质是将终末论的历史完成转换为历史过程中的终极完美,于是有了历史完成即历史终结的历史终结论,以及基于历史意义不能在历史内部得以解决的历史虚无主义病理。这种历史意识的自我转换在于将历史从开端与终结的限制中解放出来,面向由连续和断裂组构的无尽、开放的历史过程。中国思想正面这一开放历史过程,并不诉诸超越的绝对普遍性,而是探寻在历史内部理解历史中意义的可能性。具体而言,中国思想构建基于天经、地义、人情组构的具体的历史普遍性,以“天下归仁”转换西方的自由为本的历史进程叙事,以“和而不同”“多元一体”构建多元文明的共生秩序。同时,基于中国思想传统,可以发展出一种不同于希腊“人学真理”和以色列“救赎真理”的“中道真理”;中道的生存真理基于仁的横向原理和中的纵向原理,构建了中国的“精神性天下”的根基。  相似文献   
238.
在社会建构论和分布式认知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隐性知识的特点提出了交互式认知理论,目的在于揭示隐性知识的认知机制。交互式认知是指不同知识主体认知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师傅带徒弟和实践社区这是企业管理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两种隐性知识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239.
本性 《法音》2008,(3):39-45
慈航法师的身世慈航法师,福建建宁人,一八九五年农历八月初七生。俗姓艾,名继荣,别名彦才。父炳元,清国子监生,私塾执教为业。母谢氏,系出名门。据苏邨圃《慈师的三不朽》一文:慈航法师,6岁开蒙读书,11岁时慈母谢氏往生,  相似文献   
240.
郝宁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8,31(3):654-657
个体获得某领域杰出能力(专长)并非由其智力简单决定.一方面,智力测验无法预测个体未来成就以及"SOC、智力、专长三角关系理论"的提出,似乎表明智力与专长获得无关;另一方面,"特质联合体中介理论"和"模块能力与综合能力中介理论"则说明智力与专长间存在复杂中介机制.专长的获得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个体一生发展的历程中,智力对专长获得并不具有显著的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