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7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当前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呈现泛娱乐化趋势,连新闻节目也受其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视业者为追求收视率,一味迎合观众。随着政府、社会对这种现象的日益关注和积极调控,中国电视一定能跳出泛娱乐化的怪圈,使中国电视传媒业往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计是对人本的关注。如果根据设计的三个特性——目的性、社会性、人文性来分析设计作品并为之分类的话,设计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好看的设计,好用的设计及好的设计。好看的设计与好的设计是设计师创作作品时所面临的矛盾点。如何把握设计中的形式美感与适用功能的平衡点,是设计师摆脱商业设计中所面临尴尬局面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电视频道视觉识别设计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而不断成熟起来,现呈现出更具识别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无论是在促进频道品牌形象的树立还是频道营销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电视频道视觉识别设计是频道品牌理念、频道文化特征的外在形象体现,它通过运用一系列视觉元素和符号系统构成视觉语言,形成具体化、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来有计划、准确、快捷、有效地传达频道信息,体现电视频道抽象的理念及其独特的个性,使观众能迅速准确地掌握频道的信息,同时又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受众,增强受众对频道的认知和印象。  相似文献   
14.
设计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人是生活的中心,做设计必须先了解人,了解人的情感,因为归根到底是人的情感支配着人的种种行为。人们的追求和期待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地提升到新的层面,由单纯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已经过渡为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因此,网络界面设计在设计之初,能以情感互动作为设计出发点,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一定的线索和启发,将会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编剧是通过文字创作出剧本的作者,其往往是电影电视剧的故事泉源。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作品作为综合艺术手段也日新月异,编剧艺术不仅不可缺少,而且要求越来越严格,当今社会进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时代,编剧将充当驾驭艺术作品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影视、互联网等为媒介的大众传播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显不足。研究在各高校广泛开设的影视艺术课程如何导入媒介素养教育,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多元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影视艺术课程中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也可从这三个层面分别展开:理解媒介;媒介批判;使用媒介。仅通过影视艺术欣赏课程这门高校普选课是无法完全实现其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器乐、传统民歌、传统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形式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具有增强剧情表现力、烘托故事情节气氛、深化电影主题思想、完善人物性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谢延风 《美与时代》2014,(5):119-119
偶尔翻看一家杂志,一篇有关戏曲传承、发展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文章说,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几十年中,由于戏曲“夕阳艺术”论及“生死由之”思想的干扰、全球化世界格局和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中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影响,自上而下的绝大多数专业戏曲表演团体生存状态不佳。最近几年,随着文艺体制改革的进行,虽然有一部分剧团走向正常运转,但大多数基层剧团因为元气损伤严重,要完成其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尚力不从心。而民间业余和半职业戏曲演出团体,却演出繁忙,台口不断,为民族戏曲的传承、发展和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韩国的影视发展各具特色,各有长处。以中、韩互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影视发展的现状来看,两国在超越本国场域的界限之外达成双方优势资源互补的共识,不失为一种文化范畴内合作的途径之一。而积极构建两国影视领域的共同制作更是极具优势与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研究,不在于思考文饰性的或表演性的修辞要素,而在于思考行事性的修辞要素。这种要素在于教人、娱人并感人,从而诱发行动,包括历史性的行动。以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三要素人格(作者)-道理(文本)-情感(受众)为参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修辞问题根本在于马克思太过强调道理这一要素,把人格和受众困于这一要素中,以致需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写作(解释世界)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行动(改变世界)转化的时刻,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们不得不寻求修辞上的转换,以激发现实的社会运动。在这个意义上,后续的马克思主义(运动)势必发生——实际上根本无法避免——难以规范的各种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