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98篇
  10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赵直 《天风》2011,(5):14-15
如今在许多教会都有一个做法,即在主日崇拜过程中使用PPT投影。在此不讨论这一做法的利弊,仅仅从技术层面上列举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2.
癌症危及生命,人们寄希望于“三早”战略能带来福音。随着诊断技术增强,癌症发病率急剧飙升,但人群中癌症死亡率却没有明显降低,而由此引发的癌症恐慌趋势日益加剧。当今对癌症二级预防战略仍存在很多争议,尤其是引发的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更是备受关注。“三早”问题的关键并非是其本身问题,而是在于如何解释和应用“三早”原则。肿瘤可以早发现,但绝不能早恐慌;癌症应该早治疗,但权衡利弊很重要。人们应该以自然的心态应对恐慌,以整合的理念解决现代肿瘤问题。  相似文献   
203.
急危重症患者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务人员往往只关注于患者的生命体征、脏器功能以及诊疗方案。因此,很容易忽略了患者精神和心理层面的需求,会带来一系列新的临床问题及心理创伤。“早期的舒适化镇痛、最小化的镇静和最大的人文关怀”概念真正以急危重症患者为中心,站在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制高点,提出了一个整体性框架,医护结合临床实际可以最大化丰富其内涵,让患者在接受高精尖医疗技术诊治的同时,获得更全面的照护。  相似文献   
204.
杜治政教授是我囯医学哲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其新著《医学在走向何处》,在肯定医学辉煌的同时,也坚定不移地指明医学问题成堆,提出了公众关注的问题,并引导人们反思。本书的另一特点和优点是,力求达到理论化、学术化的高度。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可贵的。技术主体化和资本主体化,为观察现代医学,规范医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概念工具,表明杜治政教授当之无愧是医学哲学的思想者。思想者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光荣的称号、骄傲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5.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为完善我国辅助生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建议辅助生殖技术的行为准则与伦理规范要在遵循国际通用准则的前提下,根据我国的国情,认真听取民众诉求和意愿以及辅助生殖技术工作者的建议,修改、完善和制定相关规范,使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和社会,以满足人民大众的生殖健康需求,促进我国辅助生殖技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6.
对于情绪疾患的管理,护理发挥重要的作用.情绪疾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任何种族和社会阶层.在美国,1900万成人存在抑郁,女性终生发生率为24%,男性为15%.在发达国家,严重抑郁时5岁或以上年龄组人群主要的致残的原因.在慢性疾病患者中,情绪疾患发生率比较高,比如在COPD、哮喘和结核、糖尿病等病人中,抑郁或焦虑等发生率比较高.目前,临床疾病的治疗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后果,比如遵从治疗方案、减少加重,延伸到更广泛的方面,包括帮助病人达到理想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水平[1],这里需要在传统的药物、技术等治疗的同时,需要护士把自身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整合到治疗管理方案中,去教育、聆听,与病人及其家庭有效的交流,把病人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即心理、躯体、情感、精神等诸多方面,获得理想的临床和健康效果.  相似文献   
207.
为了在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伦理、涉及人和动物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公共卫生和卫生政策伦理以及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和文化层面等研究成果进行检阅,探讨在这些领域以及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推动我国生命伦理学学术研究的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8.
为探讨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以107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技术冲突、疲惫感及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技术冲突、疲惫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三者与主观幸福感均呈显著负相关;(2)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3)技术冲突和疲惫感分别在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单独中介作用,并且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还能通过技术冲突-疲惫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问题性社交媒介使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对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媒介、对其进行心理社会适应服务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9.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个字符。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五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范围大于右侧;(2)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其阅读知觉广度略大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知觉广度。  相似文献   
210.
庞跃辉:男,1958年3月13日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美学教研工作。独著出版《交通美学系统论》《演讲与美》、主编出版《经济文化价值论》《城市审美文化论》《现代商品美学》、合著出版《技术美学原理》等专著.并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文杂志》《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13篇。科研成果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1项.光明日报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荣获重庆市宣传文化首批五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重庆交通大学名师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