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邓联合 《学海》2002,(3):129-131
被冯友兰本人及众多学者忽视的《新世训》一书实质上在“贞元六书”构成的新理学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该书一方面是此后的《新原人》的诱发性著作 ,另一方面也开始凸显了冯氏新理学体系中本体上学和人生哲学断为二截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2.
箴言     
《中国宗教》2012,(2):46+50
"堕肢体,黜聪明,离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庄生尝论坐忘之道。天隐子司马承祯据之而赋《坐忘论》,其言玄理甚精要。坐忘之说遂广为人知。今有良友刘奕君名书斋曰"坐忘堂",以感悟坐忘之深意。是作《坐忘铭》,以记之。  相似文献   
13.
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北京奥组委发布了一系列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官方海报,视觉丰富,设计完美。海报的主题图,选用具有中国显著文化特征的地标建筑、名胜古迹、山水以及人物,并以中国水墨画的式表现出来。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中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海报主题图元素的选用上。出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非运动员人物图,如小孩、老年人、戏剧演员等,以此体现奥运精神——人人参与。北京奥运官方海报一般采取和谐均衡、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主题海报《天安门鸟巢篇》整张作品是对称与非对称的结合,是两者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和谐的美学原则。  相似文献   
14.
张韦 《天风》1996,(4):43-45
每逢在《天风》的封底、封里看见各地新(改)建教堂的照片,心中总是泛起喜悦。有些教堂还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建的,这个更见证了神的荣美与信心的力量。作为一个退休的建筑师,我愿在此对教堂的发展梗概,现代教堂的特点,以及在我们三自条件下建堂时最好加以考虑的一些问题——平面布局、结构选型、疏散。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肯定或否定上学可能性的哲学家,都主张要从人的切身存在出发展开对于存在的追问或考察。冯友兰在实证主义拒斥上学的基础上重建逻辑化的上学,其体系凸现出逻辑与存在的矛盾。尤其是他脱离人的存在而对存在的上层面(天道)所作的纯粹式化的构造,更不能担当起上学追问终极存在的职责。但是当他离开天道而进入人的存在上之维(人道),并以道德规定人道,即暗合哲学史上有关存在的追问或考察必须面向人的存在的一贯思路,又表明其决心走出天道观思辨构造的困惑,而将人的存在指向道德之域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6.
先验主体性与客体性尽管在概念上相互对峙,但作为人类经验与实践的出发点,它们在运作上却从一开始就是浑然一体的。构成主体性是让在时空中对象化了的客体呈现在主体面前并获得意义的意向结构,意动主体性却是让主体获得目的性并将目的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象化的意向结构。在构成主体性和意动主体性之间的互动中协辩理性的介入,是使规范伦理学有可能在交互主体性的平台上展开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孟娜 《管子学刊》2016,(2):73-77
庄子的养生思想包括养、养神两部分内容。庄子认为养、养神两者缺一不可。养方面,针对世人过度保养身体导致伤身害命的弊端,他提出神并重、内外兼养的养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弃世"的观点,即身虽参与世俗之事,但内心抛弃对名利的强烈追求。养神方面,针对世人被名利所困的问题,他提出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的养神思想。庄子认为人们做任何事情只有抛弃个人名利,从"道"生万物的无私角度出发,才能在复杂的世俗事务中,既做到保全性命,又做到顺应自然之理,以达到游刃有余的合道境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不只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和终极本体,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最高追求。以往学界对孔子之道的人伦日用和社会政治层面研究较多,对孔子之道的上层面和超越性层面关注不足。细读《论语》《易传》,参审《中庸》及后世儒家的注疏,不难发现孔子在创立儒家哲学之时不仅立足于现世人生之道,更立志于追求超越意义的"而上者之谓道"的终极本体意义的"道",可以说孔子之道是现实具体的"道"与超越性终极意义的"道"的合一,现实具体的"道"是趋向终极之道的路径和工夫。  相似文献   
19.
牟宗三先生的"良知坎陷"有三类提法.只有在道德上学的圆善层面上进行解读,知识才能得以保存.这固然在儒家心学系统中已经达至圆满,却未必是现代新儒家返本开新的最佳典范.成中英先生在尊重先秦儒家经典的原义上建立了本体诠释学,以一本多体的态度看待道德与知识,在新外王的现代开展上甚于"良知坎陷"的处理方式,为现代中国哲学上学...  相似文献   
20.
1958年发掘的湖南长沙金盆岭西晋永宁二年墓墓室四角距墓底1.54米处各有一块平砌的砖伸出壁面一段,表明该墓制乃模拟北斗,象征着整个墓室乃是死者卧斗修炼成仙的炼之宫。墓中出土的陶俑等40件精美器物分区摆放,其中对书俑应为司命司录俑,其三笔象征司命神所注写墓主人三命,另可识别有诵经真官俑、鬼官北斗俑等。不同的器物群构成不同的功能区域,代表着墓主人地下修炼成仙过程的不同阶段。墓内器物有其内在符号逻辑,表达着墓主人所追求的太阴炼、飞升成仙的终极理想。文中首次提出墓葬器物分布逻辑分析法,力图还原墓葬及器物背后那个支配着整个仪式结构的思想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