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任何关于人的理论都有自己理想的人的价值形象。它既是观察和评价现实生活的标准,也是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本文旨在将马克思所设计的人的价值形象从他复杂的理论构造中剥离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以批判性的建构为鲜明特色,他对理想的人的价值形象的设计跟他对人的实际生活状况的否定是相辅相成的,亦即对“旧人”的否弃和对“新人”的塑形是同时进行的。这个“新人”的主要内涵如下:人应该是民主制度下的人。应该是追求现实幸福的人,应该是自由地自觉地活动的人,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2.
由于在<亮剑>中成功塑造出铁血军人李云龙形象,使大家记住了李幼斌.今天,当朱开山这样久违的硬汉出现在荧屏时,再次使全国观众的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33.
从建构论角度来看,文化对身体的塑造不可避免且日益深入,这与人所追求的全面自由解放的目标构成了悖论。借鉴雷蒙德·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对文化塑造身体的建构论进行双重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身体的文化属性和生物属性的交融性,并有助于在身体对于人的全面自由解放的路径的维度上给出某种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34.
<正>从类型文学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小说创作是严肃文学、纯文学、精英文学,有后现代小说文本的特质,具有独创性,也就是充分的反类型化;但其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等方面则有类型化的因子。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王小波小说就是在类型化和反类型化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一方面,其小说题材的趣味和刺激性、故事情结的戏剧性、人物塑的模式化,在显性的层面上难逃俗趣;另一方面,其小说通过运用影射与戏仿、开放叙事空间的构筑以及文体的杂糅等手段,在隐性层面上具有  相似文献   
35.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胡雪岩的启示》时,曾讲到这样一个细节:有一天,胡雪岩问他的好友王有龄,呼与吸哪个更重要?王有龄回答说,人不吸气就会死去,自然是吸比呼更重要。胡雪岩说:错!应该是呼比吸更重要。他说,你尽管去呼,鼻子自然就会吸。胡雪岩用一个商人的眼光,通过呼与吸的形象比喻,  相似文献   
36.
众所周知,希伯来民族具有否定偶像的宗教意识和宗教传统,但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中仍存在着人物和动植物等形象,这反映了这个民族从多神到一神宗教演进过程中的审美思想变化,也反映出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对两河流域、迦南、埃及、希腊和拜占庭艺术吸收的结果;其次这也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艺术在后来的时期里逐渐由具像向抽象发展,大致经历了实物形像、变形形象和符号象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37.
宗教问题作为研究的热点,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宗教与韩国对外关系的研究述论,一方面梳理宗教与韩国对外关系研究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以供研究者参考;另一方面,以韩国对外关系中的宗教因素为研究对象,着重阐释宗教与韩国对外关系研究的主要领域,并指出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8.
角色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否拥有好的动画造型,直接影响到动画作品的成败。若想设计出好的动画造型,必须多看、多练、多创作。笔者对角色造型设计有几点建议,即多作速写练习、夸张训练、准确地确定造型风格、注重细部刻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9.
高峰 《天风》2009,(12):6-7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段经文,它记载了雅各死后约瑟的兄弟们如何面对约瑟以及约瑟如何对待他的兄弟们。叙述形象生动,很有启发性。通过读这段经文,想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0.
形状-性别内隐联结及其对消费者形状偏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瑛  庞隽  王妍苏 《心理学报》2019,51(2):216-226
本文探讨了形状与性别之间的内隐联结及其对消费者形状偏好的影响。通过4个实验, 作者发现形状与性别之间存在内隐联结, 即圆润的形状与女性更相关, 而有棱角的形状与男性更相关。这一内隐联结被拓展到品牌感知上, 导致品牌的性别形象影响消费者对圆形或棱角形产品的偏好, 而感知匹配度在其中起中介作用。这些研究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现有关于形状偏好以及形状象征意义的文献, 并对视觉营销中的形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