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海德格尔与斯特劳森有着不同的哲学背景,并且表达风格迥异,然而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领域中都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他们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两种解读所提供的图像尽管有着不少裂隙和差异,并且各自对存在问题的具体探究更是有着很多分歧,但总体上看两种图像之间并非没有沟通和比较的可能性.单纯接受斯特劳森的图像而拒绝或完全无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读法,这一通常的立场是站不住脚的.而二者的哲学研究方式也为今日的哲学活动提供了一种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82.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好处之一,就是使得一个多年从事临床医疗实践的医生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静下心来从理性和哲学的高度来思考问题,而不是整日沉溺于病人、手术之类的繁琐事物中.然而,通过对医患关系的本质的思考,以及对医学临床当中一些现象的分析,比如,医生和病人对截肢术的不同想法,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对医学范式进行了讨论,竟引发出令人困惑的哲学尴尬.最终感到,"以人为本"的思想才是解决困惑的利器.  相似文献   
83.
随着量子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成功,对规范理论进行解释成为物理学哲学甚至形而上学的紧迫任务。目前,美国科学哲学家希利(Richard Healey)在《规范实在——当代规范理论的概念基础》(该书出版于2007年,2008年即获得拉卡托斯奖)中,通过对各种规范理论(包括经典电磁场理论、A-B效应、非-阿贝尔杨-米尔斯理论、以及广义相对论等)的考察,认为三种关于规范势属性  相似文献   
84.
对莱布尼茨的思想发展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分期方式,但通常大多数研究还是以其1688年的《形而上学论》为界把莱布尼茨的思想分为前期和后期。早期莱布尼茨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真理论与符号的关系。[1]  相似文献   
85.
为了使中国哲学起源的研究从一个更开阔的视野达到更深入的体味与把握,引进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运用宗教人类学和哲学人类学对中国古代哲学发端的探讨中提出如下见解:从夏商的敬畏天命到《周易》的天人合一,中华远古文化清晰而典型地呈现了“哲学起源于宗教”这一发展轨迹。勾勒和分析这一轨迹,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追踪厘清中国古代哲学的来龙渊薮及特质,并可为远古文化进化的深层机制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引发新的思索。  相似文献   
86.
海德格尔用Ereignis取代"存在",意在摆脱存在的"有化",使存在归其本源并与价值的虚无剥离开来。Ereignis的本质不是存在的虚无,而是"无"之"在"即"无化"。"人"作为"有死者"对Ereignis的领会,本质上是对界限及有限性的领会,"无"乃是"剩余",Ereignis也见证了人之"无"。透过"话语"(Sprache)而通向"语言"(Sage)即真理,必诉诸于"最后之神",但"最后之神"到底反映了西方话语的有限性。  相似文献   
87.
专栏主持人 :江怡主持人的话〕 本栏目的名称“走进历史的分析哲学”并不意味着分析哲学已经“成为过去” ,而是要传达这样一种信息 :分析哲学已经走进历史的视野 ,对分析哲学历史的反思正在成为西方哲学家的话题。今年 4月 2 9日 ,是 2 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辞世 5 0周年 ;2 0 0 0年圣诞 ,美国著名哲学家奎因谢世。这些让我们恍惚感觉一个时代正在远去。但是在思想史上 ,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远去。从上个世纪末起 ,许多国外学者都在进行着世纪之交的“思想盘点”。本专栏推荐的普特南和塞尔的文章 ,正是这类盘点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 …  相似文献   
88.
H.怀特  陈新 《世界哲学》2004,2(4):50-58
历史不是一种时间,而是多种时间,彼此交错并彼此包含.因此,应该用多元时间观替代旧的时间观.--福柯(<读与写>第2卷,第279页)  相似文献   
89.
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是尼采哲学中的两个主导性学说。本文认为在这两种学说之间存在一种紧张的悖论式关系。本文将首先阐明永恒轮回、强力意志的含义,并进一步阐释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之间的这种悖论式关系,并最终将这种阐释与对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联系起来。本文认为,我们只有站在存在之真理被遮蔽的角度上、站在形而上学终结的角度上,才能理解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之间的悖论式关系。尼采以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思考了古希腊哲学开端中的生成与存在,触及了形而上学史上的赫拉克利特主义和巴门尼德主义。但这种思考方式是非希腊式的,是极端现代式的。尼采以永恒轮回与强力意志彻底耗尽了形而上学的一切可能性,彻底遮蔽了存在之真理的声音,以生命之强力为标准来解释一切,从而使现代人不得不直面虚无主义的问题,直面西方哲学的危机。  相似文献   
90.
张容南 《哲学动态》2008,68(4):46-52
在西方传统中,个人自主性是现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基本的道德和政治价值.给予个人以自我管理的能力,使他独立于形而上学秩序或在社会等级制中的既定位置,并对这种价值加以道德的权重,是启蒙的人本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