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231.
《世界哲学》2010,(1):159-160,F0003
<正>~~  相似文献   
232.
后现代主义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知性意识及其整体主义致思,不啻为一次新启蒙。然而,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了旧形而上学之后却不自觉地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并且在其后果上引发了价值多元主义的自我悖谬。价值多元化何以可能?在一个"诸神纷争"的价值处境中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消解策略,其中确立一种"边界意识"具有理论合理性。  相似文献   
233.
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邀请,国外一些著名学者前来交流学术。他们从西方文化视角出发所作的宏观上的论述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解;对我们深入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本篇和下一篇即是其中两位作者专为本刊撰写的文稿。  相似文献   
234.
随着哲学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它所包含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范畴。哲学在诞生之初并没有精细的分支学科划分,而它发展到今日,又要求我们突破专业领域的限制。2013年的西方哲学研究正体现了这一点:除了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的关注之外,政治哲学、实践哲学、比较哲学等领域都在逐渐成为新的焦点;在传统的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235.
现代西方哲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趋向,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开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一些日常生活语言也陆续进入哲学话语体系之中,从而使哲学呈现出玄远与切近、高蹈与尘俗的统一。现代著名  相似文献   
236.
马里翁认为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本体—神学—论思想,一种以自我为基础(其基本的表达式是"ego cogito,ergo sum"),一种以上帝为核心(其基本的表达式是"ego sum,ego existo"),前者是一种并不完备的形而上学,后者则展现了笛卡尔的一种成熟的形而上学思想。但是,关于笛卡尔的这种成熟的形而上学思想及其体系,马里翁在其《笛卡尔哲学问题:方法与形而上学》和《笛卡尔哲学问题II:自我和上帝》中分别给出了两种并不相同的解释,本文认为我们可以大体上认可马里翁的第一种解释,同时应该对他的第二种解释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237.
吴晓明,1957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8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于199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  相似文献   
238.
随着形而上学在自身展开空间中自"上"至"下"的滑落,"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张力关系成为在"动荡"性趋势中观察哲学研究的重心以重新审视形而上学的新基点。现代哲学的"有限性"在时间与存在的交互规定中对主体性形而上学进行批判与解构,以澄清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展现生存实践根基的优先性。"有限性"的推进更细微地印证了对人的本性的差异性理解所引起的形而上学的变化走向。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对自然生命的超越性表达进行把握,可以为构建当代形态的形而上学寻找新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39.
道、器、形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是物自身,形是人心对器的感知,而道又是对形的抽象提升.形在道、器之间,形的存在与意义常被人们所忽略.器、道、形三者之外还有一个"心"字,最为重要,是构成世界、组建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前提.但它与器是永远有隔的.器是人心的界限.作为最凝练、最具有概括性的道学,哲学不关乎器,至少不直接与器相联系,而只是对关于器的所有道学的再度总结.科学直接关乎对象,而哲学则是最高程度的形而上,始终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最严肃、最艰苦而又最具有征服力的哲学追求一定是指向本体之物(器)的."物是什么"不可问,"哲学是什么"也不可答.问不可问之问,说不可说之说,把哲学推向其本身永远无法企及的境地,这是哲学家永远不可超越的游戏.  相似文献   
240.
本文以中国近代山东济南教区将军庙天主堂修院为例,讨论异质宗教融合问题。明朝中后期,天主教耶稣会于济南开教,并藉经院哲学与儒学在哲学属性、本原等级次序及超验性天论三方面的同质化,施以士大夫阶层为主的学术传教策略,"中国礼仪之争"爆发后,济南教区转由天主教方济各会接任牧职,并在济南府老城将军庙街购置土地建区牧养。通过分析方济各会在将军庙天主堂修院的建置选址及规划布局中秉承礼制苛规之史,探讨其是为传教士藉基督教神哲学辩证法论证基督教与儒学互融的客观物质载体,旨为异质宗教融合论的认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