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61.
当前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的目的是以心灵哲学中的核心课题为线索,试图对当前心灵哲学的研究状况作一个总体的介绍和讨论。文章将围绕意识、心灵内容、心灵形而上学和认知科学这四个主题来展开,对于每一个主题,我在评介各种重要课题的同时,也注意给出这一方面的主要哲学家的代表性著作的文献出处,以便对具体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专研。  相似文献   
162.
阿奎那在形而上学基础上建构创世信仰,确立创世形而上学体系。此体系包含三个层面:上帝是世界的第一原则,其本质与存在同一,即纯粹的现实活动;创造作为上帝的本质体现和神圣活动就是存在的给予;世界万物,既绝对受造于上帝,又自有其分有之在,表现为存在论上的依存性和自在性。阿奎那的创世形而上学正是对《圣经》"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信仰告白的哲学表达,代表了新的神学范式。  相似文献   
163.
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纯粹理性批判》的研究存在着忽视、甚至是无视"先验方法论"的现象。作为与"要素论"相对应的第二大部分,"方法论"阐发了将此前"批判"的结果建构起理性大厦的基本原则,因而构成了整个批判哲学的"总纲"。作为"方法论"的核心,纯粹理性的"戒律"和"法规"与理性的两大立法(自然的立法和自由的立法)直接相关,因而关系到对《批判》的根本任务、康德形而上学的目标与建构、乃至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4.
<正>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强大与否的,不是器物制造,而是精神上的崇高,信仰上的纯正,文明进步的程度。力量的强大,蕴含在国家民族文化中,蕴含在精神世界中,中国只有恢复几千年刚中而应、大亨以正的文化精神,成为刚健文明、至诚不息的精神大国,成为具有极高道德精神风貌的文明民族,才能真正赢得世人的尊敬。现在的危机,从根本上说,乃是人心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5.
形而上学的没落,蕴含着使现代文明趋向衰落的巨大风险,因为形而上学为社会生活进而人类共同自由的生成提供了最深层的思想共识。现代文明的更新必然伴随着形而上学的复兴。只不过,形而上学将不再是压制个人的绝对权威和教条。作为一种“本体论追求”而非“本体论承诺”,未来的形而上学在建构社会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将始终保持对个体的创造性和社会实践的开放性的充分尊重。唯当如此,现代文明才能成为不断进取的、自由的文明。  相似文献   
166.
吉林大学贺来教授的新著《辩证法与实践理性——辩证法的"后形而上学"视野》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全书约35万字,共分7章,依次探讨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内在纠缠及其自我拯救、"幻象逻辑"的超越与辩证法的实践理性向度、现代社会生活与辩证法的实践理性意蕴、  相似文献   
167.
一、问题的提出在第20届德国哲学大会上,大会主席阿贝尔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创造性’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关键词和主旋律,成为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创造性问题似乎从来没有进入哲学的基本假设中。(参见王国豫,第4页)在阿贝尔看来,这是一个带有摧毁性甚至毁灭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8.
达米特认为实在论是一种语义学说,语义是形而上学的基础,语义先于形而上学。达维特则持有相反的立场。本文认为实在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学说,不存在独特的实在论语义,形而上学和语义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9.
我们如何来理解和翻译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要知道这是笛卡尔整个哲学的一种方法论基础,它究竟是"普遍数学",还是"普遍科学"?它和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又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通过梳理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和形而上学概念就会发现,他的这个神秘的方法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即其中的秩序思想蕴涵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变革倾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更应该把"mathe- sis universalis"理解和翻译为"普遍科学",因为,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理解和翻译为"普遍数学"的话,就削弱了笛卡尔哲学更加突出的形而上学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170.
康德所开创的道德形而上学仍然是某种意义上的"物理学之后",即以知识论和逻辑规范为框架或"模型"而建立起来的道德原则。这种规范伦理学与儒家的德性伦理学在出发点上是截然不同的,但这并不妨碍双方可以以某种方式相容和互补,即以康德规范伦理学的普遍原则为纲,而以儒家的"良知"和"四端"学说为补充。但前提是,首先对儒家伦理进行一番现象学还原,剔除那些具体的缺乏普遍性的伪规范,还原到其中的人类共同的规范,也就是通过具体批判来达到抽象继承。这就是我所设想的中国今天的道德建设路线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