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481篇
  301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白 《天风》1995,(5):23-24
福音兴旺、得救人数日增的当今教会,愈来愈多有思想、有文化的青年,带着特有的活力与朝气虔诚礼拜、热心事奉。教会在肯定、珍重他们的同时,还须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他们更好地献身事主。笔者所在的教会。  相似文献   
72.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73.
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错觉性结合实验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红 《心理科学》1999,22(3):213-217
本研究用“错觉性结合”的实验范式探讨汉字识别中的部件加工。被试对两个刺激字之后出现的目标字进行再认。结果发现在速示条件下,目标字部件与刺激字的部件相同时(如目标字为“她”,而刺激字为“姓”及“地”),被试常把目标字误认为刺激字。这种错误再认率随字频及部件频率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刺激字的排列方式不同于字的结构方式时,字频及部件频率的效应减弱。上述结果不但表明整字频率、字的空间组织因素影响汉字识别,更显示部件是汉字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加工层次。  相似文献   
74.
楚啸原  刘珂  理原  雷雳 《心理科学》2021,(1):134-140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考察了网络游戏中虚拟商品感知易用性对其使用意愿的影响,以及感知有用性、玩家神经质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虚拟商品使用意愿问卷、感知易用性问卷、感知有用性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对559名有过网络游戏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虚拟商品的感知易用性可显著正向预测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2)虚拟商品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受到玩家神经质的调节:对于低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显著;而对于高神经质的玩家,该间接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以及负面评价恐惧和人际信任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SEQU)、社交焦虑量表(SASSCS)、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及人际信任量表(ITS)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大学生社会排斥不仅对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产生影响,还会通过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2)人际信任能够调节大学生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直接作用,具体而言,与高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相比较,较低人际信任的大学生的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6.
何畏 《哲学研究》2012,(2):113-117
<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落地生根的基础,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个大概念,它涉及到"荣"、"誉"、"荣誉观"和"耻"、"辱"、"耻辱观"及其总概念"荣辱观"。每个概念都有特定的本质、存在方式、发生机制、对立面或对应范畴。  相似文献   
77.
倪志安 《哲学研究》2012,(10):30-34
<正>一、"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探讨以及关于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早已具有"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刻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站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立场,思辨地把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8.
在以笛卡尔为代表的西方形而上学史上,自然的研究一直被本体论的二元性——即知性的透明性与不可还原的事实性的并置所困扰.梅洛-庞蒂对自然的反思正是从批判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开始的.在他对自然的追同中,他以人的身体为根据揭示了身体与世界、人性与动物性在整全性意义上的相互包含,并从发生性维度阐明了反思在身体上的涌现.这间接地为我们确立了自然存在的两间性,并最终致力于对传统二元本体论的突破.  相似文献   
79.
综合了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从医患双方各自的资源、权力和利益等角度出发,认为在过度医疗中,医患双方在信任和可信任性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患者对医生有较高的不信任性,医生容易同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的患者发展出良好的信任-可信任性.  相似文献   
80.
董仲舒的人性论可以从六个层面理解:"性"为人天生具有的属性;"善"乃人与人的对比,而非人与禽兽的对比;"中民之性"善恶两种潜质并存;趋善潜质只有依靠外部教化才能转化为现实之善;以"中民之性"为"性";建立人性论的目的在于推行"王教"。董仲舒把圣人之善性的最终来源归之于上天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荀子的理论缺陷,但从事实角度讲,这一说法颇有问题。为了解决荀子和董仲舒的理论困境,有必要结合人的个体成长历程及人类漫长的文明史这两个时间概念探讨人性。从人类漫长的文明史考察,人类乃是自成其善。从个体的成长历程考察,初生之人,天生具有的趋恶潜质大于趋善潜质,故必须首先接受来自社会的规训,逐渐养成自我反思、自我砥砺社会伦理之善的能力;初步具有这些基本能力后的渐长之人又必须加强自我反思,实现自我向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